close

23.   老師介紹俗稱「番仔火」的火柴,其成分為黃磷等化學原料,一摩擦即可引火。幾位同學對其名稱的來源熱烈討論,下列何種說法最為可信?

(A)名為番仔火,應與蕃薯、蕃麥一樣,源於17世紀的荷蘭及西班牙商人

(B)17世紀尚無火柴,這名稱應當是18世紀初期的傳教士引進中國及台灣

(C)18世紀的化學技術還不能製造火柴原料,這應是19世紀西洋商人傳入

(D)應當是日本殖民者在台灣設廠製造,但使用進口原料,才稱為番仔火

 

答案是C

我……我覺得火藥很早就發明了,就覺得火柴也不會太困難……

化學的發展在19世紀才比較有成就,不像天文物理在17世紀(伽利略等)

 

3.   歷史家比較十八世紀以後東、西方各自擁有的優勢,指出:「歐洲人發源自小城邦與民族國家,對令人昏眩的數量特別敏感。對他們來說,亞洲代表的就是數字驚人,歐洲只能以優勢的技術與之對抗。」文中所說「令人昏眩的數量」、「數字驚人」,最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A) 廣袤的土地          (B) 眾多的人口             (C) 龐大的軍隊             (D) 豐富的物產

 

答案是B,但我覺得AB都可以。

中國人口暴增於1.明朝有新作物流入。2.清初攤丁入地之後,該從這裡想嗎?

亞洲不論土地大小,人口數量最驚人。此題不只是中國,涵蓋印度,東南亞等

 

5.   某個時期,一些飽受異族壓制的國家,出現饒富民族風味的音樂。作曲家刻意擷取民歌素材,讓世代相傳的歌謠、舞曲與宗教樂曲,滲入各種音樂形式,藉之發抒對國家自由的企望,建立國民對傳統的自信與驕傲。這種音樂風格最主要盛行於下列何處?

(A)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北部                      (B) 拿破崙佔領下的日耳曼地區

(C) 奧匈帝國統治時的東歐地區                      (D) 蘇聯極權控制下的鐵幕國家

這題答案是C,我信心滿滿地選了D

我想到的是國民樂派。

 國民樂派就是發生於19世紀民族主義浪漫主義最發達的時候。

7.   一本教科書描述某地區的宗教生活:「在這個地區,它一直是居於主流地位的宗教,現在仍是大多數人的虔誠信仰。過去,年輕男人幾乎都按慣例,到寺院度過兩年時光,現在這樣做的人也很多。他們要剃光頭、披黃色袈裟、捧討飯缽。成年以後,他們也要為正道做出許多犧牲。」這個地區盛行的應是下列哪一種信仰?

(A) 藏傳佛教              (B) 婆羅門教                (C) 大乘佛教                (D) 小乘佛教

答案是D

我想問ABCD要怎麼區分。

佛教我自己整理的結果是:

大乘佛教算是北傳的那支,傳到中國融合(南北朝?)儒、道(格義化?),再往朝鮮、日本傳去,神道教能算是佛教的支流嗎?

小乘佛教從印度南傳,到斯里蘭卡、東南亞成為主流至今,

東南亞詳細的部份是:泰國、不丹信之,菲律賓受西班牙殖民,越南受法國殖民影響而以天主教為大宗;寮國、柬埔寨(吳哥窟:印度教)信當地宗教;印尼受伊斯蘭帝國影響而信仰伊斯蘭教及他們自己的印度教,而印度教算起源於婆羅門教。密宗即藏傳佛教,興盛於尼泊爾、西藏。

 

不知道這樣的敘述是否有哪裡觀念不對、或是不全的部份,

還麻煩老師幫我看一下。:)

 此題主要知道小乘的修行不同於大乘。小乘強調個人修行,出家又還,體會人生各階段。大乘強調以善功度化他人。

 

15. 「敵方坦克與大炮已進入首都郊區,美軍直昇機在建築物樓頂與航空母艦之間往返不停,將美國公民與少數當地領導人送到安全處。數萬名曾經支持美國政策的當地人在最後關頭都遭到拋棄,甚至連他們替美國提供情報的記錄都來不及銷毀。」這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場戰爭的最後場景?

(A) 越戰                     (B) 韓戰                        (C) 波灣戰爭                (D) 國共內戰

答案是A

關鍵在於韓戰最後講和?

從直昇機、航空母艦都無法判斷乎?

越戰美國是退出的,2年後北越入侵南越,美國必須撤出他自己的公民,以免遭到報復。

 

27. 「這一個共和生存下來了,但在議會政治的外表下,真正的主宰是專制、自主的軍官團,大的企業組合,與專業的文官系統。」「這些集團對政治自由並無執著精神,如果議會政權在外交或經濟方面失敗,他們會將其推到一邊,而喜歡比較有效率的體制。」這些評論是在說明下列哪一個政治現象?

(A) 1850年代,路易拿破崙獲得支持的原因   (B) 1916年時,袁世凱膽敢進行帝制的緣由

(C) 1920年代,納粹運動在德國興起的背景    (D) 1930年代,日本少壯派軍人奪權的基礎

答案是C,我選了B 我以為題目在敘述軍閥?

共和是指威瑪共和。中國的軍閥多半為傳統出身,絕非現代軍官,也無文官系統。

 

38. 某位台灣原住民回憶說:「日本警察協助我們蓋新房子、修築灌溉水圳,還聘請平地漢人教導我們水稻種植技術,希望我們在新住地定居下來。」這段回憶反映了日本殖民政府哪些重要的原住民政策?

(A) 讓原住民住者有其屋                                 (B) 改變傳統的狩獵生活

(C) 將原住民族集體遷徙                                 (D) 利用警察統治原住民

(E) 促進原、漢間的交流

答案是BCD

 

我沒有選C,因為「這段回憶」沒有明確敘述到集體遷徙,

還是說「希望我們在新住地定居下來」就算是講到遷徙了呢?

是。日本為了控制山區原住民,通常先在山腰蓋好村落,再要求下遷。

 

1.   兩位著名的歷史家分析某個時期歐洲社會與經濟的變動:

資料一:法國學者布勞岱(F. Braudel)指出:「很久以前,便有很多徵兆顯示,一種新的經濟制度正在降臨:交易與市場的興起、勞動市場的出現、貨幣使用的普及、生產量的增長、長程貿易的發展與國際市場的擴充。」

資料二:英國史家梅藍德(F. Maitland)描述:「最初,領主在某一年偶然不需要某一項勞役,就徵收一便士或半便士,以代替一次或一天的勞役。之後,領主逐漸習慣每年徵收定額的現金,以取代一定項目的勞役,但仍保留隨時得恢復勞役的權利。最後,雙方達成協定,允諾農民支付定額的現金,以取代一切勞役。」

請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A) 兩段資料呈現的社會經濟現象,是發生在歐洲史上哪一個時期?(2)

(B) 資料一列舉的事實,是哪一種經濟制度降臨的徵兆?(2)

(C) 資料二描述的是一個社會變動的過程。根據這段資料所述,這一個變動的主要關鍵為何?(2分)此一關鍵變化與資料一提到的哪一項經濟事實最直接相關?(2)

 

A是中古後期 B是資本主義 C是以現金取代勞役/貨幣使用的普及

 

A沒問題。

關於B,資本主義的精神是什麼?私有財產?

我並不會從貨幣普及直接聯想到資本主義。

中古後期指的是14-15世紀的商業革命,資料一就是談資本主義的興起。

C,我覺得農業技術革新也是可以?使用重犁是否有助於勞力解放?

我相當在意「某一年偶然不需要某一項勞役」這句話。

此題是就資料答題,不是另創答案。史料題的意義如此。

偶然,是逐漸變動的選項,不是重要關鍵。

 

另外對應到中國,中國的兩稅法取代租庸調,也能算是資本主義的精神嗎?

不能。資本主義的條件是:出資者與經營者分離,資本不拿來儲蓄或消費,而是再投資。

以及中國力役的徵召,和徵兵應屬於不同的觀念?

力役是勞動服務,如修橋鋪路。兵役是另外一件事。

租庸調徵力役,兩稅法、一條鞭法是否還徵力役?

有,只是換算成錢。

 

93年非選題:二、中國歷史上,有關戶口制度的規範均出於政策的考量,例如甲時期中規定:祖父母、父母若在時,子孫不得析戶分產別籍異財,但也不許親等疏遠者冒為同戶。乙時期卻因人民「故意析產分家」而一再強調:祖父母、父母若在,子孫不得分戶析財。丙時期中卻處罰同一戶籍內有兩名以上成年男丁而不分戶者。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排列:甲、乙、丙三個時期由早到晚的先後順序。 (2)

2. 10個字之內說明乙時期人民「故意析產分家」的動機為何? (2)

 

丙:商鞅;甲:唐朝;乙:宋朝

直至宋朝還需要析產分家逃避力役,表示宋朝時還在徵力役?

直到攤丁入地,也只是無田產者不必服力役(換成錢,表示仍存在此稅)。

 

或是可以從這題看:

18. 歷代中國百姓為了逃避徭役,常常隱匿人丁不報。但是在某一項稅制改革以後,百姓就不需要再隱匿人口了。這一項稅制改革應是下列何者?

(A) 北魏的均田制      (B) 中唐的兩稅法         (C) 明代的一條鞭法     (D) 清代的攤丁入畝

答案是D

 

所以一直要到攤丁入畝之後,徭役制才消失?

答案同上

 

 

 

另外關於唐宋明清的一些東西:

 

瓦子、勾欄、說書,是否都是宋朝比較興盛?

是。

那唐朝的表演活動,大致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呢?

唐朝市坊合一,所以沒有隨地表演的自由。所有商業行為都有一定交易時間。

瓦子意思是「來時瓦合,去時瓦去」即容易拆卸的戲臺子。

像梨園戲班,是否還是偏向上層階級的娛樂?

唐朝中葉以前,基本上世族化傾向仍在。(不要分唐宋,區隔點在唐中葉)

 

我記得明朝時,像瓦子勾欄那樣的表演場所漸漸消失,

表演活動往茶館去,所以,茶館算是興於明代?

大體上剛興起時,隨處搭建表演台,越到後來發達起來,表演地點固定,就有正式的房子和戲臺。

茶館只是其中表演場所之一。

 

此外,明代一大特色是商幫會館,且以地緣分,這樣的組織衰於買辦洋行興起,

約在列強割據之時,我這麼說對嗎?

錯。商幫是傳統中國的商人集團(多發達於明末以後),買辦是洋商的代理者(清中葉以後)。時間有先後。

商幫在地方上有勢力,買辦被視為賣國者,最初被敵視和歧視。

 

這裡跳一下犍陀羅,我對它的認知是:印度+希臘文化融合->表現在佛像上。

不只是佛像。

 

然而印度和希臘文化會融合是否和亞歷山大遠征,造成的希臘化時代有關?

貴霜王朝在西元一世紀~西元三世紀,希臘化在西元前4世紀~西元2世紀,的確與希臘文化的東傳有關。但傳播需要時間。

希臘化時代:亞非地區受希臘文化影響,對應到犍陀羅的定義似乎說得通?

貴霜王朝只有今天印度西北阿富汗一帶。與非洲無關,屬於中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