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指考]一部小說中有這樣的情節:「(外國)公使認為我們現任的山東巡撫人很好。
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們敝國人作對。自從現任接手之後,我們的鐵路已經放長了好幾百里,還肯把濰縣城外一塊地方借給我們的軍隊做操場。」這布小說可能是以下列哪個事件作為背景?
答案是(B)1900年,中德簽訂膠州灣租借條約幾年之後
我選(C)1905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幾年之後
 
會這麼選的原因是題目中出現「借給我們的軍隊做操場」,
我想到的是辛丑條約之後才允許外國駐兵。
 
不過看解答好像滿合理的,所以租借出去的港灣、劃定的租界皆等同於他國領土了嗎?
才能夠不受條約限制地任意駐軍、操練軍隊?
是。而且提到山東巡撫,是袁世凱,外國人對他的作為很器重,這是繼他解決朝鮮問題之後的佳績,從詞此平步青雲

2.有一個多民族國家,在19世紀初期時還統治了四千萬人,但境內的塞爾維亞人及希臘人開始反抗。其後,境內的民族衝突不斷,1844年時有人以「垂死的人」稱之。克里米亞戰爭時,這個國家損失了不少國土,後來,列強又蠶食其它的領土。到了20世紀初,才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年輕軍官起來號召救國運動。這個國家:
(A)俄國(B)南斯拉夫(C)奧匈帝國(D)土耳其
 
答案是D,我選C。
 
我會想先刪南斯拉夫跟俄國,雖然我和南斯拉夫不太熟,
但印象中在克里米亞戰爭時,這個國家還沒建立是嗎?
是。請看我的青史文章:南斯拉夫的歷史教訓http://203.64.52.1/~sunny/main.htm
聯考前,我替中央日報寫的11篇專欄,可以一讀。當年就是為高三學生和社會大眾寫的。
(我對東歐那塊分分合合、亡國建國感到很困擾,不知道怎麼記。)
 
俄國是因為以斯拉夫民族為主,應該不符合多民族國家,這麼說可以嗎?
俄國領土如此大,當然是多民族,如中亞五小國。
 
我記得奧匈境內有日耳曼、匈牙利、斯拉夫等等民族,
奧匈19世紀是侵略別人的帝國主義,到一次大戰才瓦解。
而老師之前也曾提過土耳其境內的民族問題,
所以這兩個保留。
 
克里米亞戰爭是英法薩土對俄國,俄國輸,這件事我記得,
薩丁尼亞我把她算在奧匈帝國,這樣是對的嗎?
不對。薩丁尼亞是義大利統一的最重要國家。它只是為了自己的統一大業,加富爾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為了打知名度。(看歷史地圖,是很重要的功課。)
雖然記得戰爭結果,但對誰失掉大塊領土,我卻沒有印象。
鄂圖曼土耳其橫跨歐亞,成為帝國主義侵略的目標,19世紀俄國就對他發動四次俄土戰爭,掠奪不少利益,克里米亞是其中一次,英法覺得影響自己地中海權益,於是幫助土耳其,從俄國手中得到他們也想分沾的利益,損失最大的當然是土耳其。鄂土此時的領土就是涵蓋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
 
如果說薩丁尼亞是把克里米亞作為統一義大利的開端,
最後義大利從奧匈獨立出去,這樣算不算失去大塊領土呢?
此段全錯。
 
還是「失去大塊領土」指的是柏林會議中,俾斯麥為列強利益犧牲鄂圖曼土耳其一事?
但講義上說,柏林會議是英奧反對俄土戰爭的結果因而召開,這樣該怎麼解釋呢?
柏林會議就是針對第四次俄土戰爭,俄國收穫太大,俾斯麥為討好各國而召開,維持歐洲帝國主義分贓的均勢傳統,討好了英奧,得罪了俄國,但至少延後了一次大戰。在俾斯麥的努力下,歐洲維持20年和平。不管失去多少領土,都是指近東病夫土耳其。
 
幾個之前的問題想再討論一下:
 
佩脫拉克說:
「自從君士坦丁大帝以來,大家信了基督教之後,西方就沒有文化了。」
這句話在否定的到底是什麼呢?
 
是基督教?教會?神?國教?神本思想?

佩脫拉克的否定,屬於溫和型的,反神本思想,強調人本,不是反對神,是反對中古完全以基督教為本的思考模式,希望改以人為本的思考,神是其中一部份,只是反對基督教限制了文化的發展,不像希臘那麼精彩(文藝復興人們的想法)。
反對神,已經很激進,到了啟蒙才出現,是無神論者,畢竟少數。
反國教,萌芽於1618-1648的30年戰爭,發現國家應該與宗教分開,19世紀民族國家出現,更成為重要議題。
我一直記得,即便到了科學革命,歐洲的人們也沒有否定上帝甚至宗教,


 記得這是佩脫拉克說的。文藝復興時代對中古有負面評價,認為基督教掌控的時代失去理性。啟蒙運動也將只信上帝改成信仰宇宙,甚至出現無神論。但浪漫主義又強調信仰是為了情感。所以歐洲是每一時期的主流價值不同而已。
所以,我並不用執著於他們到底是否定基督教的哪一個部份,是嗎?
因為補習班老師時常提醒我們,誰是否定的教會教宗的、誰是否定神的,諸如此類。
補習班的教法都太簡化,無法應付複雜的歷史學問題。所以補教學會的答案都與大考中心相差許多。
 
我最近在想,這樣的記憶方法是否是想要追求做題目時的「秒殺」?
算是回應老師提及的主流與非主流,
在我們學生試圖掌握一個時代的特色的同時,如果為了方便記憶而簡化成,
「某形容詞/某種現象/某個組織」等於這個時代,便是忽視了非主流的存在,
是忽視了每個不同的個人。時代有一定的多數想法,如台灣目前處於恐共狀態,但並非人人如此。
但這樣在作題上會有影響嗎?畢竟,非主流極少成為考點,不是嗎?
但是否容易導致誤判?或者,這樣即是了解的不夠深入,便無法靈活運用?
有時候去記所謂的「第一個」,其實也只是為了在題目中看到相關關鍵字時,
能夠迅速地刪去時間過早的選項而已。
關鍵字,是第一時間的掌握,但逐字想一想,才更重要。因為很多思想,綿延幾百年,每一世代有細微的變化,大考就是要考這個區隔。

那,認為上帝不存在是唯物論出現之後的事情嗎?
唯物論者,是教會的神學論辯,當他們的論點幾乎要否定上帝存在時,就煞車了。因為會把自己的信仰推翻。無神論者才讓神真正消失,但也只是一部份人士。就像現在,信者虔誠,不信者依舊。
 
此外,我有點難以區分經驗主義跟唯物主義的差別。
唯物對唯心,經驗主義對理性主義,不能混為一談,但的確有相似處。可以說是時代不同,使用名詞不同,內容也有不同。
 
老師這裡所說的「對」,讓我想到一些事情。
 
比如說,如果有人問我相對於浪漫主義的是什麼,
我會不知道該回答古典主義還是理性主義,
如果回答古典,是藝術上的;如果回答理性,是哲學上的,是這麼分嗎?
是。
 
當我們說「某某派別/主義是另一個的『反動』」時,
代表的是一種全盤的相反、否定?
這件事讓我頗為困惑,畢竟,「相反」這樣的概念,套上人文科學對我來說總有些許僵硬。
大概就是那樣的僵硬(或用比較日式一點的說法:違和感),
讓我對「對」這樣的概念感到困難。
相反,是完全不一樣,而且在對立面。
反動,是針對某一部分反對,其餘大部分繼承。例如,浪漫主義,不是反對理性,而是反對只有理性,認為人性裡面,除了理性,還有感性的部分,所以是既繼承,又反動。
人文學科追求相對的真理,不是自然學科追求絕對的真理。如情人眼裡出西施,可見得美麗是相對價值。
 
最後,為什麼今天我們提及犬儒學派時,總是帶有貶義呢?
請看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A%AC%E5%84%92%E5%AD%B8%E6%B4%B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