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治時期移居台灣的漢人是合法的嗎?除了海禁時期,明朝並沒有嚴格禁止居民移民?
但我去查了一本書上又寫:「荷蘭人並不情願漢人來臺。」
荷人的態度有因為什麼事件而轉變嗎?
荷蘭希望漢人移民開墾,所以有獎勵措施。
明朝的海禁比較嚴格的時候,在明太祖和明世宗時代,大部分時候都鬆弛,公權力不彰。
不情願漢人。應該是指商人,會與其競爭。

 
2.荷人的包稅制並非以剝削原住民為目的嗎?
郭懷一抗荷時,原住民站在荷這邊,和包稅制引起的,對漢人的不滿,有關嗎?
收稅當然是帝國的剝削,但收稅的方法,是圖個方便,用已經和原住民溝通長久的漢人幫忙,可以省事。漢人在收稅時,多收的部分納入私人口袋,原住民當然不滿。
 
3.日本鎖國,獨開長崎給中、荷貿易,和濱田彌兵衛事件有關嗎?
島原之亂起事的是天主教徒,所以對新教的荷蘭比較寬容嗎?
那荷蘭曾經幫助幕府平農民之亂,也是原因之一對嗎?
荷蘭與幕府做生意,需要安定的環境。
又為什麼開港給中國呢?
日本長期以來對中國都有貿易,不當作外國人
 
4.鄭芝龍和鄭成功父子為什麼對清朝的態度如此兩極?
鄭成功比較受到儒家文化影響,認定清朝是外患。
鄭芝龍則純粹從利益出發。
 
以及鄭成功向日本乞援,日本不出手的原因,是因為鎖國嗎?

 
5.課本在講鄭經和清廷和談時,提及鄭經堅持要「比照朝鮮事例」,指的是什麼呢?
 朝鮮可以不薙髮、不投降,只要稱臣納貢。
 
另外一些中國史的部份:
 
1.遼金兩朝都是邊疆民族建立的王朝,也都曾採用中國制度,可是金朝女真人漢化的程度遠超過遼朝的契丹人。這種現象與下列那項因素有關?
(A)契丹人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女真人則只借用漢字,沒有自己的文字
(B)女真人喜好研讀中國典籍,而契丹人則對中國典籍頗為排斥
(C)女真人在中原大量與漢人雜居,契丹人則實施分治,維持原有傳統
(D)漢人在遼朝受到嚴密控制,而金朝則平等對待女真人及漢人。(87學測)
 
答案是C,我第一次寫對了,第二次卻寫B。
 
不能選B的原因是因為遼朝有開科考,還是因為那不是主因?
以及,開科考、考漢文化(像元朝那樣),就能反映統治者對漢文化的態度嗎?
那各個統治者之間態度微妙的差異又該怎麼辦呢?
契丹並未排斥中國典籍。二元統治影響深遠,表示契丹人不需要勉強漢化,速度自然緩慢。
 
2.一個西方人描述某個中國城市:「這個城市位於一座清澈的湖泊與一條大河之間,湖水是穿越市區運河的源頭,人們可以乘船在運河中遨遊整個城市。…街道非常寬敞,一邊可以行車,另一邊可以行船,來往通行非常方便,以便運輸居民所需的生活必需品。」這座城市可能是:
 (A)北京 (B)開封 (C)揚州 (D)臨安
 
答案是D,同樣是第一次寫對,第二次我寫B。
我是想這應該是個北方都市,生活必需品才需要由南方提供。
關於運河,需要瞭解到什麼地步呢?
開封附近沒有湖泊。臨安(杭州)則是西湖。
 
3.學習歷史時,也要對「史料(研究歷史的材料)」有所認識。下面兩段史料是明朝初期與中期的記述:
史料一、《明太祖實錄》:「臣竊觀近代蒙古、色目之人多為漢姓,與華人無異,有求仕入官者,有登顯榮者,有為富商大賈者。」
史料二、丘濬《大學衍義補》:「國初平定,凡蒙古、色目人散處諸州者,多已更姓易名,雜處民間,如一二稊稗生於丘隴禾稻之中,久之固已相忘相化,而亦不易別識之也。」
根據你對元朝及明朝社會的了解,請問這兩段史料能否反映當時蒙古人與色目人的漢化是普遍的情況? 
(A)能。因為蒙古人與色目人在人數及文化水準上均居劣勢,與漢人雜居、交往與通婚,受漢文化之影響勢所難免 
(B)能。因為元朝雖然是由蒙古人建立,但諸帝均嚮慕中國文化,以漢法治理漢地,尊儒學,開科舉,故元末之時蒙古人與色目人幾與漢無異 
(C)不能。資料所述只是相當罕見的例子,因為元朝奉行以蒙古為上,色目次之的政策,漢文化與漢人飽受打壓;而且征服狀態造成民族間的鴻溝,征服民族與被征服民族不可能相互認同,進行同化 
(D)能。因為蒙古人與色目人在元朝固已開始漢化,明初之時,政治情勢的變化使他們漢化速度更快而且更為全面 
(E)不能。資料所述是個別現象,不是普遍情況。因為蒙古人與色目人文化陶冶甚淺,驕縱奢侈,又縱容喇嘛為虐,漢人極為痛苦,朱元璋以民族革命相號召,蒙古、色目人如未北遁,即遭報復,留存至明,人數有限。
 
答案是AC,我想問B選項不能選的原因,以及朱元璋的民族態度。
皇帝與百姓無關,元朝採四種人分治的方式,使他們的漢化也遲緩。
當初白蓮教起義的時候是以民族主義為號召,
可是朱元璋心向漢唐天下一家的態度,這該怎麼辦呢?
起義時的口號,只是方便成功。
成功後,另有一套適合實際現況的策略:蒙古人等已經與漢人雜居,無法完全摒除,必須採用種族寬容政策。也符合儒家仁愛廣包天下的作法。

 
4.東晉與南宋都偏安江南,兩者的情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請比較兩個朝代的異同,選出正確的敘述 
(A)兩個朝廷都是由於中原人士大量南來,得到南方士族的支持,建立起來的 
(B)兩次中原人口的南移,對南方生產事業的發展,都很有幫助 
(C)江南建立的朝廷,面對的都是強悍的外族政權,東晉時是北魏,南宋時是金 
(D)東晉為光復失土,一再北伐;南宋人們安於逸樂,未有北伐之舉 
(E)兩個朝廷的結局不同,東晉為權臣所篡,南宋為外族所滅。
 
答案是BE,我多選了C,為什麼C不行呢?是因為南宋還得多寫個蒙古嗎?
東晉時為五胡十六國,不是北朝,北朝與南朝相對。
A不行的原因,是因為唐末之後,士族已經不再有政治影響力?
北宋時南方已經大量開發,且是朝廷經營的重心,已非當年世族掌控的時代,而是中央集權。
E的「權臣」是否包含軍閥、外戚及宦官?
不包括宦官。
 
83甄試還有一題:
學完中國史可發現在中國歷史上,有外戚、宦官、權臣三個內在因素影響政權的轉移,但下列哪一個朝代將此三種影響力降至最低? (A)漢 (B)唐 (C)明 (D)清。
 
在這題裡面,就得有所區分......
外戚為權臣的一種根據上下文,所以此題的權臣單指軍閥。
 
5. 表2是清康熙時期的一個財政統計。請問這個表應當如何理解?
 
(A)當時處於內憂外患,軍費不斷增加
(B)當時對外貿易興盛,貿易總額增加
(C)當時國家安定繁榮,庫存盈餘增加
(D)當時由於外貿發達,關稅收入增加
 
康熙十年(西元1671年)2,488,492
康熙十一年18,096,850
康熙十二年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28,964,499
康熙三十年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41,007,790
 
答案是C,我只知道可以刪掉D,因為海禁,
然後B看起來跟D的意思一樣,是我觀念不清楚?
刪掉D,不就刪掉B?都是外貿。
 
高三歷史專題
 
1.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不是或有沒有含有「民主」,
或有多少相似、相異?還是得先定義民主呢?
民本,以帝王為出發點,雖然照顧人民,但不見得是人民所需。
民主,人民提出自己的需求,且責成政府完成。

 
2.我一直猶豫要不要問這個問題:
為什麼把荀子定義為儒家學者?
他確實是儒家的分支。孔子對人性是否善惡沒有提出定論,門徒當然可以發展。
且他強調禮義,比孟子更完整的發揮孔子理論。
不能因為他有法家的門徒,就不算。那是學生理解並發展出另一條路線。

 
3.我是不是不能把「名教」跟先秦儒學混為一談?
以及當我談論儒家時,是否要注意一些轉變的時間點?
 
如雜揉陰陽家的漢代儒學,儒釋道混合的宋明理學?
那魏晉的情況該說是共存還是融合呢?
還是說,共存就勢必會互相融合?
先秦儒學是原始儒家,經過歷代的擴充發展出當代儒學的特色。
秦漢儒已經加上陰陽家和法家,
名教是魏晉南北朝借用儒家的教化打擊玄學,偏重儒家的禮的內容。
理學則是宋明儒家,加上佛學與道家的形而上哲學。
要非常注意不同時期同一學術內容的演變。外國史依然。
沒有一種事物,經過時間的滌練而不改變的。
歷史就是時間變遷的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