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某個時期起, 臺灣北部都會區的中南部移民, 每逢重大宗教慶典時, 便廣邀鄉親,
組織進香團, 返鄉參拜。這種宗教行為發生的背景為何?
(A)
臺灣開港以後中南部的移民北上開發 (B)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北部工業化的結果
(C)1970
年代臺灣中南部的移民大量北上 (D)1990年代鄉土意識興起後的尋根熱潮
[
正確答案]C
[
我的問題]:為何不能選(D)?(C)的原因是??

1970年代是鄉土意識最初崛起的年代,也是從鄉下到都市打拼者,經濟有了一定的基礎,才能返鄉探親或參拜,算是還願,也是衣錦還鄉。
12.
「至少在內心裏你們是良善的, 有美德的, 充滿了感情的。放縱你們自己, 追隨你們的本能, 聽從自然本性, 你自然就會做出對的事情。」這種立場, 最能代表哪一種思想?
(A)
這是肯定自然感情的浪漫主義 (B)這是肯定人的自由的自由主義
(C)
這是主張效法自然的道家思想 (D)這是肯定人性本善的儒家思想
[
正確答案]A
[
我的問題]:我覺得孟子不是強調人性本善嗎??第一行至少在內心裏你們是良善的,我看到善良,就選了(D)

重點是自然的「本性」,充滿感情,這是浪漫主義。儒家會要求謹守禮法,強調道德,道德是人為的。浪漫主義反對人為,認為自然的本性最真最好最善良。所以答這類題目時,不要抓到一個字,就答題,而是全文的意思。這很重要。
15.
一篇論文裡, 作者舉出兩個例子: (1)原本森林茂密的陝北鄂爾多斯高原, 在七至十世紀間因人為砍伐, 生態遭受破壞而逐漸沙漠化, 迄今仍難恢復。(2)原本安流的海河( 河北省主要水系) 在十四、十五世紀以後, 因太行山區森林砍伐, 水源地水土遭受破壞, 發生淤塞現象, 泛濫頻仍, 成為明清兩代河北的大患。作者引用這兩段資料, 最可能是用來說明以下哪個歷史問題?
(A)
國都選址與建築 (B)植物病蟲害肆虐 (C)新種作物的種植 (D)游牧民族的入侵
[
正確答案]A
[
我的問題]:我選(B),原因是我看到砍伐、沙漠化,好像跟過度開發、病蟲有關。這題解答關鍵在哪??

是跟過度開發有關,建都城,人口集中,必定過度開發。

1.7-10世紀唐朝首都在長安,即陝北鄂爾多斯高原一帶。

2.明清首都選在北京,所以14-15世紀河北過度開發。

兩者相同點,都在談都城的位置,影響當地的環境。
18.
現在所謂的「M型社會」, 指的是富人掌握機會, 把握趨勢賺錢, 財富快速增加;而中產階級則因為失去競爭力, 淪為中下階層; 富人變多了, 窮人也變多了, 但中間階層卻消失了。這樣的社會, 如同M字形一般, 兩端隆起, 中間卻凹陷了下去。
這種情形最接近何人描述的社會情況?
(A)
柏拉圖認為理想國只能有奴隸與貴族兩階級
(B)
馬克思認為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
(C)
馬爾薩斯認為人口增加後窮人就會隨之增加
(D)
亞當斯密認為政府不應干預社會的自由發展
[
正確答案]B
[
我的問題]:我的作答是先把(A)刪除(因為題幹中沒有講到貴族和奴隸之分),再把(D)刪掉,因為這根市場不應干預社會無關。剩下(B)(C),模稜兩可的情況下,我看到題幹中的敘述,富人變多了, 窮人也變多了。窮人變多不就增加了嗎??

馬克思的階級對立,就是貧富對立。M型社會是認為:上面和下面的數量增加,中間的中產階級減少,形成兩極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