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把生命當作品?

母親,懷胎10月已開始雕塑,吃飯穿衣再精雕細琢;

謝德慶,把母親雕塑好的生命,用自己的形式再現。      

謝德慶現在之外

可敬親切的簡社長,贈我3本典藏的好書,屬這本最厚重,想留到最後吧。但音樂廳又見時,她特別推薦。

暫時放下手邊的陳澄波,依照自己先看作品、後看介紹的習慣,翻閱我不熟悉的謝德慶...

卻因震撼忘了一切。


先生好奇的問:你在看什麼?(他很少管我在看什麼?總之,都在看書。)

我,千頭萬緒,在激動中,無法言語。


什麼樣的人,可以讓自己5次的行為作品都設定為1年,或13年...?

乍看,只是重複的照片,像安迪.沃荷複製瑪麗蓮夢露。但普普藝術是畫家運用各種色調、材質複製。

謝德慶貌似複製自己。

但細看每一張照片的頭髮長短、洗刷如廁、打卡時間、...獨處一室的他,如此規律嚴整的、自我要求的每一小時打卡一次,

像是抗議工業社會的機械打卡,但工人也不過8小時內上下班,他,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挑戰的是人性的極限。


浪跡另一年,成為紐約街頭遊民底層一員,被警方逮捕、拘留,法官在1980年代的當兒,以少見多怪給自己理由,釋放他回到街頭。

一名女教授,路過、買咖啡、偶而攀談,成為摯友。原來同是存在主義愛好者、藝術家,文筆深刻精緻。


一名行為表演者,女性,與他一根繩子串成又一年。

兩個陌生人,各自生活度日,但被迫一起行動,再度挑戰群體和自我的界線。


成名後,他卻消失13年,流浪各城市。空白交卷。


浪費時間,是他屢屢被問的。

但怎知誰比誰浪費?

謝德慶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時間、過最嚴謹的守規則的日子,

不是我們教孩子們要做計畫嗎?要確實實踐嗎?

但我們都只是說說而已。

口號嘛,別那麼當真;計畫窒礙難行,重新做個計劃就是。


細讀編者、書信中的文字,掉進深不可測的存在主義世界~用字密度之高、看事物之清澈

今日讀來,已是後現代以來,解構又建構的世界,一點也不落伍,反而預示未來~

我們可以如何浪費時光?

藝術,還可以再如何展現?

生命,還可以再如何恣意存活?


我問:

我還可以做什麼?為可能不多的時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