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瓜得豆,曾用來形容哥白尼的天體革命,身為羅馬公教虔誠神父的他,起初只想證明上帝創造的宇宙特別完美和諧,卻走入反基督教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觀點,始料未及。而馬丁.路德,這位忠貞的神學院教授,起初也因為精研聖經字句,對教會詮釋的教義和行為產生疑惑,終於演變成推翻教會的摧枯拉朽力量相對於其他新教派,顯得保守的路德,不但自己成了路德教派的新教主,更掀起數十年惡鬥,外加30年宗教戰爭,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們,假宗教之名,行奪權之實,讓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更非帝國。四分五裂,延緩了德國統一的進程。戰爭也讓民族意識興起,奠定今日大部分歐洲國家的版圖界線;而諸侯的君權抬頭、接收教產,更讓王權集中。

 

同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也與羅馬教宗有政教的權力衝突。神聖羅馬帝國從東法蘭克王國開始,在Henry of Saxony的後代鄂圖一世(Otto I)手上建立。962年當他成為皇帝時,接受當時教皇的加冕,號稱繼承查理曼帝國(加洛林王朝),其實,他只擁有查理曼時代的東半部。當年(800)查理大帝也因為教宗Leo III的突然加冕(教宗感謝查理的救駕),讓日耳曼蠻族堂而皇之成為羅馬的代理人。雖然羅馬帝國亡於蠻族,但羅馬文化反過來征服了蠻族,鄂圖一世再繼承查理曼,又是另一個繼承羅馬文化的正名。

 

但這些教會對世俗帝王的加冕,也使得世俗與教會之間,糾纏不清。對教會而言,天上之國應該也同時統治地上之國,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能上得天堂;但對世俗君主而言,境內的主教任命和稅收(1/10,什一稅)都在遠方羅馬教宗手上,心有不甘。遇上特別虔誠者、或軟弱者,就臣服於教宗之手;但若君王能幹、教宗也堅持,政教衝突必起。最著名的例子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亨利四世(Heinrich IV)與教宗格利果七世(Gregorius VII)的主教敘任權之爭。教宗通常以驅逐出教(死後上不了天堂)威脅,皇帝則以戰爭相逼。1077年教宗逃到卡諾莎( Canossa,義大利),雙方商議,各給台階下,亨利四世向教宗懺悔,教宗收回成命。1122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與當時的教皇簽了沃姆斯(Worms,有趣的地名)協定,讓世俗君主擁有敘任主教的權利,結束了長期的爭議和鬥爭。

holy-roman-empire1250  

(圖1:神聖羅馬帝國(1250),此時包含日耳曼地方、波希米亞、義大利北部、勃艮地(今法西)http://history.howstuffworks.com/european-history/holy-roman-empire1.htm)

 

此時由霍亨斯陶芬(Hohenstaufen)家族擔任皇帝,此家族最有名者為紅鬍子腓特烈I(Friedrich I Barbarossa)。Friedrich,台灣的中譯多用腓特烈,對岸則用弗里德里希。所以,最好附上原文。西方人喜歡與祖先同名,每個國家都有亨利、路易、查理、理查,必須加上國名或地名,尤其根據君王的特色給的暱稱,會讓人容易區別和聯想,鐵鎚查理(Charles Martel),是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的祖父,中止了伊斯蘭教奧瑪亞王朝入侵歐洲,使得伊斯蘭教勢力停留在西班牙。如矮子丕平(Pepin III),查理大帝的父親,開創著名的加洛林王朝。如虔誠者路易,是查理大帝之子路易I,就是他把法蘭克王國分成三塊(大約分成今日的法、義、德奧),他有一個兒子叫禿頭查理。

這裡要特別澄清中譯查理和理查在網站上的誤用,查理(Charles)、理查(Richard),中文很相近,英文差很大。所以有人把後者翻譯成李察,避免混淆,如明星李察.吉爾。英王獅心李察(Richard I)是12世紀參加十字軍東征的勇士,英王李察二世(Richard II)是14世紀被罷黜和暗殺的國王,也是莎士比亞一系列歷史名劇主角之一。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則是17世紀在清教徒革命中被砍頭的國王。建議教科書也把Richard翻譯成李察。

 

04 神聖羅馬帝國  

(圖2:16世紀的 Holly Roman Empire (962-1806)。伏爾泰說:神聖羅馬帝國是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不是帝國的國家。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10630&page=16)

05 1560歐洲宗教  

(圖3:1517日耳曼的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1555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由諸侯決定各邦信仰,大分為二:羅馬公教(天主教)、路德派(信義會)。也就是,在誰的國度,信誰的教。

http://ms3.kjsh.ntpc.edu.tw/~tingting/95world-1.htm)

神聖羅馬帝國的宗教區分1648  

(圖4:30年宗教戰爭後的西發里亞條約呈現的新舊教區畫(1648),紅色線條為神聖羅馬帝國疆界。http://cobalt.rocky.edu/~jordan.baker/titlepage.html)

 

綠色:羅馬公教(天主教、舊教),含尼德蘭南部(今比)、盧森堡、巴伐利亞(今德南)、波希米亞(今東捷)、奧地利

黃色:路德教派(信義會),含薩克森、勃蘭登堡、漢堡、布雷門(不萊梅)、好斯敦、丹麥。

紫色:喀爾文教派,含北部尼德蘭(今荷蘭)、瑞士聯邦。

 

大體而言,舊教保住了不少地盤,偏在神聖羅馬帝國南部;新教瓜分北部。路德和喀爾文教派都被承認。所以,今天到德國旅遊,南德多教堂且使用中,北德的教堂則多為古蹟(科隆因為是主教區,所以仍在舊教範疇)。

 

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抗議舊教者)的改革多在儀式和組織上,因為馬丁.路德主張每個人自己閱讀聖經,即因信得義,不需透過教士和教堂,動搖了教會。

最後,獨身教士被取消(改成可婚的牧師)、華麗教堂(西班牙為典範)改成樸實聚會所、聖禮由7項減為3項或沒有(依教派的激進程度而定,聖餐禮保留最多)、取消聖物崇拜(如聖袍、聖骨、聖杯)大體而言,我們在街頭區分教派,舉凡有教堂、可望彌撒(救世主)者,通常寫天主堂,就是羅馬公教,即舊教;而新教派別特多,常見的有:

長老教會(喀爾文教派之一)、信義會(路德派)、摩門教(後世聖徒基督教會)、聚會所、救世軍...台灣受到美國文化影響,美國多來自英國或西歐歐陸,所以不見東歐信仰的東正教會(未經宗教改革,保留更傳統的基督教,但加上地方色彩)。

 

 從14世紀開始,中古歐洲各地逐漸發生鬆動。各地區因為地理位置、文化傳統、貿易改變、或強勢的統治者出現,而有不同的面貌,奠定近代歐洲崛起的基礎。

14-15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因為地處大西洋岸,突破了義大利城市地中海貿易的古通道,開創新航路、發現新大陸,進入西葡獨強的大西洋時代。

14-16世紀,義大利中北部城市,挾持地中海貿易餘威,走向文藝復興的道路。

16-17世紀,德奧瑞地區則秉持宗教熱誠的傳統,如承襲捷克的胡斯,而有激烈的宗教改革運動。

但這些變動,都在西歐地區。東歐,相對的比較穩定,也造就了東西歐不同的第一個分界點,第二個分界點,則在二次大戰後的民主與共產的冷戰對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