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口上的中山樓~風冷雨微中的一片綠,綠色琉璃瓦+黃褐色磚牆,是天壇的、宮殿的色彩。


榮民用13個月完成這棟精雕細琢的巨樓,女建築師修澤蘭同時解決火山噴發硫磺的問題,以因應孫中山百年誕辰的1965年,還真是只有那個戒嚴的年代能如此!沒有抗爭、資源充足,愛國教育徹底的年代~一樓大廳左右兩旁標語~"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昔日隨處可見,已淡出於國家認同爭議下。現在依然愛國,只是愛的國名不同。


這棟樓的大廳、宴會廳、會客廳,都是見證歷史剪影者,一樓國代們舉手表決下一任蔣總統後,上三樓接受宴請致謝。會客室接見外賓時的座椅依舊,一側圓椅上的翻譯者,已隨時空流轉,各有不同命運。稀奇的見到不立像的小蔣,在離世後,也被雕了一尊隨侍父側,符合親情,也是接棒。


有意思的是,史蹟紀念展,出現孫中山過往經歷的建築模型,有民初的武昌起義臨時軍政府(五色旗)、陳炯明炮轟前的大元帥府、13年的黃埔軍校、北上前孫和宋慶齡的上海故居(法租界)...,往事並不如煙,建築仍承載著記憶,只不過是縮小版的移植,讓人唏噓!一旁陸客,不知作何感想?

武昌起義軍政府,右邊為民國17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代表五族一家。

黃埔軍校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

從模型看陽明山中山樓全景

廣州中山紀念堂,卻是一片藍。選擇黨國顏色,非帝王色。

隨著時代的腳步,也增添本土的痕跡,如王秀杞的抱月琴塑像,陳達般用思想起唱移民血淚史。文創商品裡,除了傳統文化的元素,吸引陸客;也有日治"台灣婦人會"圖卡,吸引日客。商業行為,不分地域,沒有意識形態。

孫中山雕像後的"歡迎光臨",解嚴以後才有的親民作法。

會客室,正中央主人紅椅旁的2張圓凳,是翻譯者所坐。曾經中坐蔣經國,旁坐宋楚瑜,繼而馬英九。是個重要的升遷位置。

 

王秀杞製作的"抱月琴男子"雕像,月琴是陳達這樣的台灣遊唱詩人,探奏訴說台灣史故事的樂器~"思想起,唐山過台灣..."。

右邊數來第二為日治的"台灣婦人會"卡片、第五為"台灣文學雜誌"卡片,多了本土顏色。

50年過去,硫磺拱起了紅地毯,毯上水漬和踏痕,多少人物已遠,評議依舊不斷。歷史總是被不同時代改寫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