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本史書記載某人公開表示;「凡不遵王法而自創邦國者,叛逆所為,豈欲冒此不韙名哉?奈(何)王加征(稅),又非法苦(毒)我,始設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這位說話者最可能是誰?
(A)華盛頓 (B)李自成 (C)俾斯麥 (D)唐景崧
【標準答案】(A)
這是清末民初的翻譯模式:文言文。所以說的不一定是中國史。根據自創邦國和加稅,是美國獨立,並反對新稅。
 

43.資料一「自17世紀中期起,因為中國本身與國外的各種因素,白銀流入中國的速度減緩。」根據你的歷史知識,所謂「中國本身因素」最可能是指以下哪一項?(單一選擇題)
(A)貨幣政策改變,改以銅錢為主要貨幣,造成白銀需求量大減
(B)社會持續動亂,生產失調,商業萎縮,造成白銀需求的降低
(C)倭寇為禍南北沿海,迫使中國停止對外貿易,白銀需求大減
(D)政府為因應戰事,提高稅賦,使得銀價下降,白銀流入減少
【標準答案】(B)
17世紀中期,指的是1644左右,此時動亂有:陝西四川的流寇,清兵入關。
 
咦明朝不是實施海禁嗎?><
明朝有2次海禁,一次在明太祖初建國時,為了阻止人民和海上抗元團體張士誠接觸。一次是倭寇嚴重,在嘉靖年間(16世紀末)。
 
 
12. 一位大使向皇帝陳明:「敝國皇帝仰賴貴國的支持,才能解決此次爭端。如果對匈牙利及俄國的戰爭無法避免,我國相信貴國一定會站在我國這一邊。俄國應當沒有戰爭的決心,但是他的盟邦可能會趁機火上加油。」這種說法的背景應當是:
(A)1861年起列強討論克里米亞半島問題 (B)1900年中英兩國協商結束義和團事變
(C)1903年英法兩國討論日俄戰爭的發展 (D)1914年德奧兩國討論解決巴爾幹問題
 
這題雖然我寫對了,但對於這種情境題寫起來總是怕怕的。
(通常是因為,總有一兩個選項我不清楚是什麼情況。)


碰到這種題目,是不是該從選項出發去想比較好呢?
是,只好用逆推法,可以當作驗算。但我上次寫的兩次大戰外交關係一定要釐清,每年換不同的形式考,這題就是其中一種。
A.克里米亞是英法土VS.俄,不會扯到匈牙利。而且那時俄國沒有盟邦。
B.中國沒那麼幸福
C.日俄戰爭是單純日俄兩國,沒有盟邦。
D.一次大戰,俄國支持支持匈牙利脫離奧匈帝國,以大斯拉夫主義對抗德奧的大日曼主義。這是奧國大使尋求德國支援的對話(同盟國)。俄國的盟邦是協約國的英法。
 
25. 20世紀某史家撰文考證:唐高祖李淵起兵之初,曾向突厥借兵並且稱臣,才得以迅速進入長安,建立政權。這位史家指稱李淵「初雖從之,終將反之」。後來,有人認為這位史家描述的情節,頗有影射「時事」的意味。這裡所謂的「時事」,最可能是指哪一個歷史事件?
(A)中國接受了日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條」
(B)「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南京政府的態度
(C)中共1949年建國之後宣布對蘇聯一面倒
(D)1949年在臺灣的國民政府接受美國保護
【標準答案】(C)

 
這題我幾乎是無從下手。@@"
屬於類推題,可用每一選項檢視法。
A.B.都是對抗侵略者的忍氣吞聲,而不是先與之合作,再脫離干涉。
C.中共先稱蘇聯為老大哥,得到許多支援,後來羽翼壯大,爭奪共產世界領導權。
D.美國一直到目前都是台灣的盟邦。
 
39. 19世紀中,歐洲許多地區從浪漫思潮出發,進而對本民族的事務發生強烈的興趣。在此風潮下,許多知識分子開始關注自身的文化,發展出浪漫的國家意識。下列哪些表現屬於此類?
(A)美國總統門羅主張: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歐洲人不宜干涉美洲事務
(B)愛爾蘭作家葉慈等人發起「青年愛爾蘭」活動,要讓愛爾蘭文化復活
(C)英國學者亞當斯密著書討論國家財富問題時主張政府不要干預經濟活動
(D)馬志尼等人發動「青年義大利」運動,希望統一義大利諸邦,建立國家
(E)德意志地區學者蒐集民間傳說故事,編撰成書出版,也有編寫字典辭書
【標準答案】(B)(D)(E)
 
我想問(A)選項為什麼不行?
 
是因為美洲有許多英國移民,民族相近嗎?
門羅主義只是美國政府的外交策略,屬於孤立主義的表現,先賢建議來到此新大陸,就不該涉入歐洲詭譎的政治。後來老羅斯福總統,甚至將此主義擴大解釋為對美洲其他國家的侵略做合理化的解釋,成為帝國主義的御用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