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本提到:唐代道教興盛,因為皇室姓李,自認為是老子的後裔,所以自開國以來,便持續推崇道教,在公開的正式場合中,都是先道後佛。
請問這裡的「先道後佛」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姓李,所以信奉道教,但佛教也非常盛行,所以兩者皆信。
甘肅的漠地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的木牌,排上已潦草的楷體書寫著:「仙師敕令:貴龍星鎮定空炁安」我們應該如何了解這塊木頭?
(A)這是道教說法,仙師是指張天師
(B)這是道家說法,仙師指的是老子
(C)這是晉代戍邊將士攜帶的道士符錄
(D)這是唐代僧侶天竺取經攜帶的佛書
(E)這是元末白連教起事時的動員令牌
答案為AC
請問上述的:龍貴星鎮定空炁安}是什麼意思?
此題其實不用懂得內文,仙師寫的符咒,A選項應該是道教,道家事學術思想,興起於戰國,道教為東漢末年出現的宗教,這是符籙派的作法,如下,狹長的牌子
http://www.hudong.com/wiki/%E7%AC%A6%E5%BD%95%E6%B4%BE
炁(ㄑㄧˋ):氣源自於古字气,最早是雲氣的意思,是個象形字[6]。它有呼吸、氣息的意思[7],也有米飯的意思[8]。它很快被引申,具備天氣、氣候、節氣、氣味乃至於風氣、流行等等意思,也發展出許多異體字,如炁、餼,在唐朝之後逐漸定型為氣。至宋代之後,道教思想家為了區別先天的氣與後天的氣,採用古字炁來代表先天的氣,代表無極,氣則被當成是後天的氣,為太極。(維基百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