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堂Murcutt的單一相,
對照第一堂Gehry的眾多相,顯得多麼堅持,堅持在澳洲的氣候環境裡尋覓陽光空氣水。
建築的選擇可以不斷流轉,也可以選擇從一而終,唯一不變的是莫忘初衷。
邱妙津與駱以軍則是文學上不同面向的選擇,生命可以戲謔如豬八戒和桑丘,也可以堅持理想如孫悟空和唐.吉軻德,姿態都美。
當2002年建築獎頒給了自然主義者,而非現代、後現代與解構主義時,人類已經找回祖先的世界。
給台北天際一個純樸的天空,不只是巷弄文化,應該還有更多回歸真摯的綠建築。
一直苦思,中台禪寺的建築霸氣,是否有助於禪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