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以前,沒有民族國家(nation state)這個概念,也就是今天我們認知自己是中華民族,是被建構、被教育的。
法國大革命以後,凝聚人民,為國效忠,徵兵、徵稅、國土等概念,逐漸形成。
在這之前,歐洲某地區人民,只知有領主,不知有國家。西班牙也不例外。
改編自:http://www.sengoku.cn/bbs/article-171649-2-1.html
西班牙的17個自治區,這次我們旅行的地方,有以下幾個自治區:
1.東北角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貝薩律、達利劇院美術館、蔚藍海岸、巴塞隆納2天,都在此區。也是路邊掛滿想要獨立的旗幟之區。
2.中間粉紅色的卡斯提爾-拉曼查,是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小說的背景,客棧和風車嶺,想像身處中世紀騎士風範;
也走聖馬丁橋,沿路看到指引我們尋找吉訶德之旅的標誌。
3.安達魯西亞自治區:涵蓋8個省,格拉納達、安提奎拉、隆達、塞維亞、科多巴(哥多華)都在其中。
4.馬德里自治區:只有一個馬德里省,首府是馬德里市,也是西班牙的首都,我們待了3天。
5.北方綠色字體的巴斯克自治區,也是另一個想脫離西班牙獨立的地區。
我們這次的主軸是南西班牙,所以巴斯克沒去。
但看了一幅與他有關的畫~畢卡索的格爾尼卡(在蘇菲亞王后美術館),
它是巴斯克的一個小村莊,內戰期間,被反政府的佛朗哥轟炸,畢卡索在法國以畫作抗議。
2004年311馬德里爆炸案,西班牙政府第一時間宣布是巴斯克分裂組織因為獨立運動所為,
後來證實是全球恐怖集團蓋達組織,三天後大選,說謊的執政人民黨敗選。
改編自:http://lahuelladelleon.blogspot.tw/2013/04/las-comunidades-autonomas-de-espana.html
圖中每一個顏色,代表一個自治區,共17個,內含數個省。如
一、東北角草綠色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涵蓋4個省:
1.最東北角的Girona省,我們參觀了貝薩律(Besalu)的羅馬古橋、古猶太禮池、聖彼得教堂。
並在此享用Pontvell美食餐廳提供的庇里牛斯山風味。
此省與從南法延伸而來的蔚藍海岸共舞,在海岬國營旅館(Parador)看日出。
2.巴塞隆納省,首府巴塞隆納市。在前往巴塞隆納的路上,我們還繞進鋸齒山(Montserrat),欣賞修道院的古樸風貌。
二、南方藍色的安達魯西亞自治區,涵蓋8個省:我們穿梭了至少3省
1.格拉納達省
2.塞維亞省
3.科多巴(哥多華)省
尋訪摩爾人、吉普賽人的蹤跡。
三、土黃色的卡斯提爾-拉曼查自治區
1.Ciudad Real(王城)省
2.托雷多省
3.馬德里省
http://siro.moe.edu.tw/teach/query.php?action=read_content&p=735&d=1357617389
庇里牛斯山,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疆界。但隔不開,血統聯姻的繼承。
西班牙王室從18世紀至今,除了短暫幾年共和,多由法國波旁家族的支系掌控。
在貝薩律小鎮吃的米其林風味餐,屬於此山邊的菜餚,強調原產地。
加泰隆尼亞的獨立情結
中世紀時,加泰隆尼亞屬於阿拉貢(亞拉岡)王國,王子斐迪南和卡斯提爾的公主伊莎貝拉結婚,
兩個王國合併,成為著名的天主教雙王。
但阿拉貢人的地位,逐漸被卡斯提爾人取代,於是占多數的卡斯提爾人,就像中國的漢人以優勢控制其他民族,引來離心。
再加上,此區曾被法國管理,也曾獨立自成一國,尤其以貝薩律為中心,建築一個堅固的城池,以一座羅馬古橋,連接其外。
這是獨立的歷史因素。
至於,現代因素,則如同南斯拉夫當年分離的克羅埃西亞、斯洛凡尼亞一般,
經濟富裕的工業與觀光城市,不願被其他國度拖垮。
見到滿街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齊旗幟,2014年公投可能變天。
以下這段影片,卡通趣味,簡潔表達。
加泰隆尼亞 分離主義運動來認真的
http://www.nma.tv/catalan-secessionist-movement-gains-momentum-chinese/
將X軸的空間與Y軸的時間,結合成座標,我們將自己定位在西班牙的古今時空裡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