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台北機廠存廢問題,成為103年底候選人的辯論議題。全區保留,該怎麼做?德國艾森(Essen)的魯爾工業區再生,是最佳典範。從煤礦工業的沒落,汙染的廢墟,到2010年拿到紅點設計大獎,成為歐洲文化之都。全名是:關稅同盟世界遺產(Zollverein World Heritage Site),19世紀的魯爾工業區非常龐大的城市聚落群,
(圖1:魯爾工業區,紅色區塊皆是。我們參觀的艾森,只是南方中間的一個城市,也只走了其中的杜伊斯堡公園(魔山),可見工業區的龐大。http://www.baike.com/ipadwiki/%E9%B2%81%E5%B0%94%E5%B7%A5%E4%B8%9A%E5%8C%BA)
(圖2:12號礦區的鋼鐵廠房,變身為魯爾博物館(Ruhr Museum)。鋼鐵怪獸,可以是世博館入口的艾菲爾鐵塔,也可以是魯爾工業區的意象)。
(圖3:蜿蜒的管線,可以成為綠樹旁的紅色巨龍)。
(圖4.5綠草、磚屋、藍天、咖啡,污染的工業區,變裝為無煙囪觀光工業。)
(圖6:入口方框電梯,引我們進入奇幻工廠。還有鮮豔欲滴的橘色電梯,荷蘭設計師的橘色樓梯,光影人影,階梯已忘。)
(圖9.10新舊搭配,掩映生輝。)
(圖11:內部工廠的走道參觀設計。)
(圖12:鋼鐵網狀的天空,沒有煤煙時,成了另一種設計感。)
(圖13:終日與機器轟隆聲、與煤煙為伍的工人。)
(圖14:1950年代魯爾區礦工的真正生活。)1990年代,因為燃煤是空氣汙染、地球暖化的最大元兇,魯爾區沒落荒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1%E5%B0%94%E5%8C%BA)
(圖15:2010落成的福克旺美術館(Folkwang Museum),在12號礦區內。當時並不知道,原來晚餐是在同一家美術館的不同建築裡用餐。)
(圖16:艾森市區喜來登旅館附近的福克旺美術館(Folkwang Museum)~米其林一星羔羊排。)
(圖17:杜伊斯堡公園的Tiger and Turtle - Magic Mountain,廢棄的工業原料,摩登的遊樂場。)
以上是德國最美麗的經驗。
台灣目前做的工業區再生,有高雄的台糖舊倉儲,改為駁二藝術特區。
(圖18:藝術家的巧手,讓舊倉儲,有了現代意象,也點出當年白糖輸送港口的繁忙景緻。)
(圖19:兩尊可愛玩偶,吸引你看"台糖"。)
(圖20:綠樹成蔭,蔭在昔日碼頭區,倉庫上的彩繪,忘了陳舊。)
(圖21:牆上塗鴉,就是遇見美!)
(圖22:木椅如山似河。)
(圖23:不只是鑄鐵!)
(圖24:典藏餐廳進駐駁二倉儲。)
(圖25:卓別林邀請你進典藏洗手。)
(圖26:夜間駁二,邀你欣賞光雕。)
(圖27:高雄,可以居;台北,居可易。)
(圖28:化腐朽為藝術,裡面震天價響的是年輕人的音樂會。)
以上,高雄駁台糖倉儲區,幻化成駁二藝術區,他山之石,台北可效尤。
以下,高雄橋頭糖廠(日治橋仔頭糖廠)~改成~橋頭文創園區,另一種做法。
(圖29:有十鼓文化藝術團體進駐,平日寬大的園區,做為練習場地,並定期售票演出。)
(圖30:舊機械的重新組裝,新藝術的可親展示。)
(圖31:綠樹掩映下的台糖五分車,在廢棄的軌道上,訴說昔日奔忙的輸送。)
(圖32:紅磚古雅,綠樹則待多植。)
(圖33:也是工廠鐵架,內部漆黑,無法走入參觀。還須再加設計。)
(圖34:防空洞是日治末太平洋戰爭和國府初冷下的產物,也是台灣文化特色。)
另一個案例:
清末台北機廠劉銘傳設在北門,日治承之,1935擴廠到松山,如今遷楊梅。每一個舊地,都可以讓古蹟妝新秀。如今松山線北門捷運站,願意為古蹟出土延宕時日,且就地保留展示,已經比當年八里汙水處理廠影響到十三行遺址的挖掘好多了。如今欣見台北機廠的松山廠,有機會全區保留,許多化腐朽為新意的案例,是台北可以更有文化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