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窓聽雨齋~進入格律的節奏世界

    閱讀成癮,如何抒發?詩,是精緻深刻的語言,最能展現。選擇哪一種詩體?初中的他,就選了「漢詩」,也就是唐詩發展成熟稱的「近體詩」。華人以外的世界,為區隔他者,所以稱「漢詩」,如「儒家文化圈」的日韓越等地,長期以來都有會做和欣賞漢詩的人。台灣經過日本統治50年,創辦詩社、舉辦吟詩大賽,使得漢詩也很興盛,光復後多改稱「傳統詩」。

08五姑珍藏轉贈的現代日本漢詩集.jpg

(圖8:五姑珍藏轉贈的日本現代詩漢詩集)

    1955年就寫詩的他,因為有個雅好文藝的家庭,祖父擁有留聲機,二姑愛買黑膠唱片,也會寫日本現代詩。他自己的啟蒙詩作曾受祖母的友人知名詩家石中英(1881-1980)大家的指導。石中英長於今日三級古蹟的「石鼎美古宅」,祖先石時榮1794(乾隆59)受雇於儒商林朝英的「石美號」,後來自己開「榮盛號」,林朝英回大陸任官,產業轉交,感念承讓,取名「鼎承元美號」。石家以糖業起家,為地方士紳,有財富捐功名,身為府城三郊(清代來往於兩岸的商業同業公會)董事,官二品,古宅是四子中舉後興建。多次參與朝廷重要事件,如戴潮春之役(1862-64),協助發行台灣第一張銀票,支應軍需,可見郊商的政商關係。石家人學問淵博者眾,台灣史專家成大歷史系石萬壽(1944-)教授就是來台第六代,此宅也成為「鳳凰城文史協會」辦公處,宅內對聯「鼎以銘勳,百世猶思祖德;美其如玉,千秋永賴孫謀」,「如玉」正是石中英的號[1]

    近體詩裡的五、七言絕句和律詩,需要字字琢磨、仰賴節奏,自稱「蕪園圃叟」的他,作詩的平仄也依格律,平起或仄起,有如古典樂的奏鳴曲式,先呈示、再發展,爾後再現。以1997年為南女校友會80週年會刊而作的「七言律詩格式仄起」為例,學習韻讀之趣:

    桔梗花開幾度秋,依然煥發聳黌樓,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授知勤學通今古,教德修為辨劣優;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培育才能兼理哲,健全體魄任堅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風八十年桃李,行遍天涯善運籌。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詩的節奏來自平仄相間的安排與押韻,唐詩已經發展成熟,有固定的聲韻要求,但語言經過族群的融合、歷史的演變,保留古音的閩南語和客語,最能展現入聲字的短促音。不只注意平仄,用字還要押韻、對仗。此詩首句與偶數句末字都押韻,二三聯的對仗,詞性相同、意義相關,如通古今辨劣優 兼理哲、任堅柔,都是動詞+名詞。

    賞詩如若能稍懂格律,更能理解詩中世界,也更能體會作詩者的學問厚度。就像他指導學生欣賞音樂時,總是不厭其煩的說明,西方詩詞入歌的來源,教人將理性拌入感性中,賞析更為堅實。放入時代背景,體會風潮,方能明白巴哈的平均律,展現教堂虔敬的力量;韓德爾的水上音樂,如何為王室服務。在1970年代能夠讓學生欣賞到古典音樂,是更珍貴的!以下試著透過line上,他為大家解讀音樂和文學,來拼貼、重現當年的音樂賞析課。

    關於19世紀法國作曲家安布魯瓦茲·托馬(Ambroise Thomas) 的歌劇Mignon 他說:「Mignon源自法文,意義是小巧玲瓏的、纖美的、可愛的,常是女孩之名。音是米尼翁,不是米格農,入英文後發音不變。」、「其中一首女高音詠嘆調〈你知道這個地方嗎?〉(Connais-tu le pays),完整的句子是”Connais-tu le pays  où fleurit l'oranger,直譯成英文就是“Do you know the country where the orange tree blossoms,漢譯一般根據歌詞內容,將這首歌名譯成〈君知否南國?〉,這歌詞源自德國詩人歌德的小說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Wilhelm Meisters Lehrjahre) 第三卷第一章的開頭詩,該詩第三節董問樵的漢譯如下:洞窟中,盤踞著老龍的子孫,懸崖傾墜,山洪奔騰你認得它吧?去吧,去吧,哦,我的父親,向前去吧,讓我們同行。』」這段譯文,他也翻書拍照給我們,顯示嫻熟書中的每一頁,即使是正在欣賞音樂。於是怎麼上課、如何教學,立現眼前。無怪乎受訪的學生都記得他信手拈來皆學問。英文單字的源頭,來自希臘還是拉丁句子?出自哪一部文學作品?是博學、多聞與器度的風度翩翩。

下一篇~05新詩少年

 

[1] 參考時空旅人,〈台南石鼎美古厝(衍慶堂)〉改寫,照片可見古宅的輝煌歲月。https://blog.xuite.net/apex.cheng/wretch/1178118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