黌樓樂事半甲子~未曾富貴未曾窮
富貴的是書香,是50多年的情意。旗山農校同事,課餘在禮堂組成6人合唱小團,她唱Mezzo-soprano、他唱Tenor,高聲部的和諧織度(texture),譜出好感。彼此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教相當,志趣相似,三年來陸續動之以詩情。
(圖21:蕭高兩師照片,疊學生劉諄玲畫作。為此畫贈詩〈題劉諄玲學棣為余夫婦所繪相對而笑圖〉-「相對開顏笑不禁,天生彼此即知音;無勞口舌傳情語,眼眨眉揚輒會心。 )
( 圖22:蕭敏雄老師近作,學生劉諄玲立刻回應,並製作詩圖,蕭老師轉寄給大家的留言:「左下為諄玲之作,且看我徒如何嗆其師!」110.5.19)
婚後兩人先後進入台南女中,源於鄭璽璸校長(1966-1971台南女中,1971-78北一女中)的全然信任。在那個政治敏感的年代,之前任教的學校,因學生的同樂會,引起一段不小的誤會,重視品格教育的鄭校長,以自己的人脈解除此危機,不但聘請他為英文科老師,還兼任教學組長;半年後再聘請她為家政老師,希望夫婦同心且住宿舍,能為此校貢獻更多,當年夫妻檔至少七、八對。這樣的聘任期許,後來也得到修身、進業並行的效果。許多學生經常造訪老師們的宿舍,尋求緊急支援,頭髮忘了剪、東西放了帶、想聽音樂、想找人傾訴…,全都有了後盾。
教學組重頭戲是為老師們排課,這需要高明的排課技巧與調和鼎鼐的藝術,必須在開學前底定所有課程,在菁英學校更難。因為許多老師還需兼任輔導團等連結校外的工作,各科都需要空出共同的半天,提供老師們研習和討論。因此常見各校教學組長在開學前閉關2週,尤其在那還沒有電腦軟體可以輸入程式的年代,更不能被打擾。他聰明過人,有一套處事哲學,當訓導主任確認導師人選、教務主任算出全校老師總人數後,他很快底定課表。至於需要課時微調的老師,直接轉交給職員卓碧惠,協助作情理兼顧的處理,不親自面對難以拒絕的多年同事情誼。原則上,仍以學生最佳的上課時間為上。
當時教務處共事的還有註冊組地理科風趣的韋錦周老師,設備組歷史科吳振華老師,也愛看書寫詩,退休後也贈詩集《偶感 史事 嵌字》[1]給好友,當時學校文風鼎盛。教學組長一兼就是14年,從省南女招收國中第一屆學生起,歷經為失學民眾增設的4年空中補校,兼過2班的課,學生都是上班人士,幾週回校一次面授。教學組任內歷經四位校長:為老師們興建宿舍、為學生設立余思平將軍獎學金的鄭璽璸校長;以校為家、對老師要求嚴格的俠女孟淑範校長和溫婉細緻的陳永英校長;都對他信任且禮遇。1984年有女中豪傑之稱的石宛珠校長上任不久,增設了男女兼收的音樂資優班,想到自己對音樂的鍾情,應能有所發揮,特地以詩明志:「案牘十餘年,能無百慮牽?紅顏消歲月,黑髮委雲烟,意懶於淤水,心疲過緊弦,續留何益有?放手逐天然!」真是高明!紅顏黑髮均消,誰都不忍!這首五言律詩,據人事主任說,的確打動人心,成功辭兼,他也貼心感謝協助多年的職員卓碧惠、黃素惠等人。終於不再兼職,做一名專任的英文老師,如願指導第一屆音樂班英文,還能教更多學生。侯美子老師也說,如果沒兼行政,蕭伯納的英文教學會造福更多學子!
58年第一次當314的導師,對自律已足的學子們採取無為而治。對學生寬容,對自己卻要求嚴謹。那時週記的書寫和批閱都用毛筆,而班級人數經常多達60人,若一一回應,就是個從週一到週六持續不斷的工作。批改英文作文,堅持字句的叮嚀和修正;週記上如雍正硃批般細膩的回應,都讓學生們永誌難忘:「這位充滿創意不同凡俗的鮮師,…在那蒼白慘澹的備考生涯中,開了一扇自由奔馳無限想像的藝文之窗。」南女58級徐慶珠如是說。畢業後的師生聚首,寫詩紀念,成為常見模式。且兩位老師總是手牽著手、笑容滿面的連袂出席,通常是他侃侃而談、她靜靜笑聽,不論是誰的學生,或是共同的學生,最後都成為彼此的好友。
(圖23-1:畢業後的師生情誼-南女62級309班,還有人遠從美國回來參加,郭啟美提供。)
(圖23-2:62級309班,前排同學左起熊文娟 孟藹倫 鄺綺華(班長現居美國) 吳月娥 後排同學左起郭啟美 徐碧瑛 林蘭惠,2016.10.25)
(圖24:蕭敏雄老師的英文課, 南女62級309班郭啟美提供。瀟灑博學的老師,刻字般的優雅板書、精確的地中海地圖。 )
編織的美味~「小聖經」
高喜香老師的食譜,是南女學生至今仍用的「聖經」,當年她說,請準備一本「小」筆記本(小,為方便攜帶好用)。抄下所有的食譜步驟,將來成為家庭煮婦的你們也用得著,都是家常可做的菜。於是人人用心的字字抄錄每一步驟,還有圖解,如以圖顯示捲壽司需要預留的寬度,以免飯粒掉出壽司皮外。目前是敦煌書局專案經理的72級郭怡君,發亮的眼神回憶當年的抄寫:「我這個忘恩不才的學生,過半百的記憶中仍然會浮現高老師。我的南女歲月彷彿暫停且空白。只是高老師的臉,以及她教我們做的菜,甚至是講課的聲音,卻沒有消失,年日久了,反而顯得鮮明!這點也讓我很驚訝…原來,這就是教育,真實影響人的一生。」,也經常重現老師的食譜煮給美食家先生品嘗。因為抄下,所以記得;因為有本,不少人回家立刻試作分享家人。至今群組記事本裡,經過蕭師同意,提供高師本人手稿,加上校友會秘書南女81級許家禎的收集各方貢獻資料,重新打字,總共107道食譜。可見教學認真的她,經常推陳出新,對每一屆更換新食譜。南女70級的蘇昭瑾在109班時,抄寫在「集會報告紀要手冊」裡有17道,內有鍋貼、椰子餅、餡餅、開口笑、圓圈餅、蝦仁吐司、炸蝦丸、紅燒獅子頭、香酥棒、法國吐司、法式布丁、如意龍鳳捲、八寶飯、三明治和雪白木耳,以上是一年菜單(當年家政課是一年做菜、一年縫製),簡單家常可做一輩子。以鍋貼為例,見簡短文字內的細微交代,是自己在家裡研發做菜的仔細心得:「夾心肉去皮碾細;筍子,連殼煮熟後,去殼,削除四周較硬之部分,切細,擠去水分;1-5混和拌勻(同方向拌之)。」使用烤箱的細節有,「約7-8分鐘時,上下兩盤調換。」、炸開口笑,「注意:熱水和油會起爆」;蝦子處理,「去殼、去沙、洗淨、瀝乾、拍扁、剝細」;木耳處理,「沖入熱水,見木耳脹開,即可去蒂撈起。」點滴細膩認真的教學。為了紀念她帶給學生們一輩子的感念,2012年6月6日校友大會時,準備於南女活動中心舉辦烹飪比賽,復刻高老師的味道。吃了一輩子好品味佳餚的他,也贈一首詩回應:「高雲之上伊人遠,喜留佳餚永飄香,樂將味蕾當年憶,實烹與人細品嘗。」[2]可惜因為新冠疫情,一切大型活動暫停,比賽延期但一定會辦。這段全民防疫期間,67級廚藝高手們,認真在家照著高老師的食譜實作,並拍下讓人食指大動的作品分享,群組中眾人垂涎,引頸企盼比賽那天!
110年5月台灣新冠疫情也升溫至三級警戒,世界各國即使疫苗接種兩劑,仍在封城、解封的無限循環中,台灣能夠全面過正常的日子,不知伊於胡底?7月校友會決定改由邀請校友們群組認領、在家做菜,呈現成果照片與高老師的食譜搭配,楊淑芬理事長將訊息PO上,立刻引來四方熱烈回應。猜猜誰的最全面?高老師的二女兒嬿婷。原來從小到大的薰陶、目睹與領會,如今餐桌上盡是母親的滋味。代替母親成為照顧父親衣食生活的最佳接棒者。蕭老師深深引以為傲,他說:「她比她媽更有創意,更大膽,這一點應是隔代遺傳。這個疫情假期,天天吃她變化無窮之豐盛晚餐,她老公跟我的褲子都緊得快穿不下了!」
(圖25:與最愛的高喜香老師合影,高人一等的優雅,62級209班家事課,郭啟美提供。)
(圖26-1:南女70級109班蘇昭瑾抄寫的高老師食譜)
(圖26-2:南女70級109班蘇昭瑾抄寫的高老師食譜~開口笑、圓圈餅)
(圖27-1:珍珠丸-白糯米,67級陳麗娥提供。)
(圖27-2:苦瓜封,67級陳麗娥。)
(圖27-3:咖哩酥餃,67級陳麗娥。)
(圖27-4:珍珠丸-黑糯米。67級蘇昭蓉。)
(圖27-5:刺瓜封,67級蘇昭蓉。)
(圖27-6:如意龍鳳捲,67級陳麗娥。)
(圖27:南女67級校友烹飪賽前,在家中試作的空中飄香。以上6張照片選自"舞動南女line群組。)
以下則是次女嬿婷做給父親吃的菜餚~呈現餐桌上的母親
(圖27-1:蒸蛋。)
(圖27-2:02炸釀茄子盒。)
(圖27-3:涼拌茄子。)
(圖27-4:煎肉餅。)
(圖27-5:滷五花肉。)
(圖27-6:皇帝豆燴肉丸。)
(圖27-7:豆腐燴肉丸。)
(圖27-8:紅燒鑲豆腐。)
(圖27-9:日式冷豆腐。)
(圖27-10:日式炸豆腐。)
(圖27-11:皮蛋豆腐。)
(圖27-12:青椒炒牛肉。)
(圖27-13:日式涼麵。)
(圖27-14:炒冬粉。)
(圖27-15:味噌湯。)
(圖27-16:虱目魚肚湯。)
(圖27-17:蛤蜊湯。)
(圖27-18:日式紫菜豆腐湯。)
(圖27-19:炸芋丸。)
(圖27-20:親子丼。)
(圖27-21:毛豆豆干炒豬肉丁。)
(圖27-22:味增魚。)
(圖27-23:紅燒南瓜。)
(圖27-24:蛋餃。)
食譜來源,多半來自她自己的親身實驗,細節「眉角」才會貼和家庭實作所需。也會參考食譜書、看電視播出傅培梅節目,認真琢磨。他和女兒嬿婷都提到印象深刻的夜半研究中國結,有「空心磬結」詩為證:「夜半持紅線,殷勤結磐形;空心言外意,留待慧根聽。」書本上的說明,是訂在板上編織,但她覺得應該找到一套徒手也打得出的方法,不斷嘗試教材的變化,備課到夜深時分。上烹飪課時,認為家政課的剁菜聲是課程中的必然,曾和校長據理力爭;但也讓學生墊塊布在砧板下,降低音量,減少對其他課程的干擾。
學校大型活動,經常需要她支援餐點,如校慶、運動大會辦桌,她總是游刃有餘,會先寫菜單。連同數位老師及眷屬全校老師到珊瑚潭過夜的遊覽,兩大面盆的晚餐也出自她手。先在學校煮完帶去,大家回憶料紮實、味道美。他最懷念的是皮蛋豆腐涼拌,簡單作法,但外頭沒見過,把豆腐弄碎,皮蛋剪碎,再加蔥花,淋上特製醬汁,吃過以後,就覺得別人的都不好吃。調味不複雜,口味清淡。家事十項全能,手工藝也好,女兒也學到不少。
她炒米粉有他母親的味道。媽媽也很會做菜,其實沒學過裁縫和烹飪,尤其三高女最後一年,想考大學,讀藥學系,所以改修英文。後來養父的事業失敗,決定就業和結婚,都是自己看書,學做菜做衣。巧的是,三代媳婦都很會做菜,阿嬤也教過高老師作燕窩,只是平日不常用到。她自己喜歡酸筍料理,女兒嫩婷愛吃,連台德混血的外孫女也愛吃,飲食是個從小養成的奇妙習慣。家常菜都清淡,如獅子頭,有些人做得油腥味太重,她的白菜火候恰到好處,連祖父這樣的美食家都覺得很棒,還當面稱讚呢!
家裡男子很多美食主義者,如岳父、父親、四叔、五叔和阿公,都是超級美食家。阿公從汕頭大東製冰廠回台後,改投入永康的永安造紙廠,是當時唯一製作水泥袋者,因為業務關係,一年200多天下榻台北天水街旅館。上大學時和讀台大商學院時的五叔一樣,都找祖父打牙祭,也買了那本天主教版英文聖經。印象最深刻的是天水街和延平北路交叉路口的台南滷肉飯,有濃郁的家鄉味道。祖父過世後,整理衣櫃,發現有50多套西裝。他則只有3套,一套買現成;另外兩套則是由同學的西裝師傅爸爸量身訂做的;結婚時穿的燕尾服,還是跟岳父借的;天生不愛打領帶,所以少穿西裝。學校同事最常穿西裝者是陳永祝、黃文雄和郭鐵城老師。他穿西裝的時間屈指可數,女兒們結婚、參加喜宴、或當伴郎而已。喜歡的衣服顏色簡單,上衣白、藍和咖啡色,全家人都容易幫他買衣服。
身為實踐家專的畢業生,也到師大家政系補修學分,高老師這一代家政教育的紮實,可由施素筠教授的口述歷史追想一二。創辦實踐家專的是後來的省政府主席謝東閔先生,以「力學實踐、修齊治平」為創校理念,1958年創校校長是39歲的長媳林澄枝(南女校友,曾任李登輝總統的文建會主委),聘請的專業老師不少是留學日本、受過嚴謹家政教育者,成為光復初期國、高中家政老師們的老師。葉立誠教授在〈台灣服裝設計解讀〉一文就提到,1960年代台灣服裝設計的萌芽,來自實踐:「1961年由當時的實踐家專成立服裝設計科,這是國內大專院校首創的科系,…著實提昇大家對服裝專業的概念和認知,因為過去總把『裁縫』和『服裝生產』畫上等號,…透過設計理念的介入,來提高服裝產品的價值。此科系的成立,對國內衣飾文化的提昇,帶來極大的影響。它將流行文化與服裝養成、服飾產業界相互連結。」1961年就是高師進入家專的那年。1950年代第一次進口替代,用美援棉花扶植紡織業與食品加工業;1960年代第一次出口擴張,就是這些成衣業的成長轉外銷。
圖28:高喜香老師(右4),與實踐家專同學、校長謝東閔先生(右5)夫婦合影。
實踐家專的名師楊𤆬治[3]科主任,留學日本美術學校刺繡部後,回母校第三高女任教,是當時唯一的台籍老師,從日治末期到國府初期共12年。但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才結婚6年的夫婿吳鴻麒慘死,守寡的她,由夫弟安排出任中壢家職校長8年,於1958年轉任為實踐家專第一批老師,擔任科主任。楊𤆬治老師在三高女教的學生施素筠,留學日本東京女子師範學校保育實習科,這是日本皇家或貴族就讀的「貴族科」,她的同學有病逝於台灣的北白川宮親王外孫女。施素筠回國後,未結婚前,跟著師大音樂系高慈美教授 (高師堂姑)學鋼琴一年半,主要是學習蕭邦和莫札特的曲子。二戰改變了所有人的生命。1942年太平洋戰爭開打後停止,改去洋裁研究所。結婚後,夫家基隆礦業鉅子的顏家因太平洋戰爭和政權改換,開始沒落。雖然夫婿顏滄濤任職台大農化系教授,但自己工廠投資失敗,改到靜修女中教書,同時開洋裁習班還債。後經謝東閔先生聘為實踐家專老師,為了感念提攜,從1959到1992年都在實踐,也成為楊𤆬治老師的同事。妹妹施素芬,也在日本留學後,到實踐家專,兩人先後都在師大兼課,施素筠教大三的服裝構成理論,施素芬教大二的套裝。1961年高師入實踐,此年剛改為三年制專科學校,且增設國內首創營養食品科(1997改名實踐大學);1971年暑期進入師大家政教育系(2002改名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正是這些優秀老師們嚴謹教育下的學生。她在台南女中除了烹飪,也要教各種刺繡,最常見的是需要耐心的瑞士十字繡,還有縫紉機做出的圍裙或六片裙,有些老師則教勾長短針織毛線或桌巾,各擅所長。
施素筠以90歲高齡接受中研院台史所的口述專訪,詳細描述當年老師的嚴格教學,藉由她對學習的記憶,可以側面理解高老師在實踐家專學習的紮實。施素筠說,在日本時代的蓬萊女子公學校[4]時就有嚴謹的家事課程,小學三四年級先教各種繡法的英文名字,如法國繡是縫葉子和花卉,「先學平縫針,再學迴針縫,然後才學交叉縫,一共學了12種基礎方法。」還學打勾針2種,「縫紉只學2種,但大家都可以做一個裝便當的袋子,四年級以後的便當袋都是自己做的了。」五年級時,學做自己的內衣內褲,如小孩衣、背心裙。小學六年級就教做煮飯的圍裙,「煮飯衣的做法有點像我後來發明的『一刀裁剪』製衣法[5],都是很簡單的裁製方式,每個學生都會做。煮飯圍裙做好後,就教煮飯,燉紅豆湯,做菜燕(洋菜凍),大家都做得很高興,這些是五六年級的家事科。」
三高女時則「刺繡用絲線,…以兩股為一組,先學搓線…繡好裝框。…聽說曾在日本皇宮展示。…楊𤆬治老師她教我們刺繡課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她規定我們只能在學校刺繡,不能拿回家裡,大概是怕學生找家人幫忙繡。」楊𤆬治老師的刺繡作品,曾被選為進貢皇室的「獻上品」。施素筠回憶,三高女的刺繡課必修兩年,第三年分班後則可繼續選刺繡或改選英文,若學完四年刺繡,會學到幾十種繡法和花名,上日本舞踊的課,也要自製和式舞衣。高二上生理衛生,食衣住行育幼和營養都有,還有設計課與工作效率的精細計算,如何在廚房工作,以最少動作發揮最大效益,如何煮出好吃的飯等專業技術,她說,「我記得第三高女都是請日本女子大學家政科畢業的老師來上這些課。」日本人就讀的南一女應該有更嚴謹的師資。
下一篇~08多語言世界
[1] 我也受贈《偶感 史事 嵌字》詩集。受吳振華老師三年歷史教學的感召,考上師大歷史系,擔任國高中歷史老師30年。老師的詩集中,也有贈我這不才學生的嵌字詩;另出版短文集《愛》。女兒吳湘竹和我從國小國中同班到高中同校,是1971年國中第一屆畢業生進入台南女中的榜首,成功國中同年者的稱羨記憶。後來我們有緣成了姻親。
[2] 前兩句,校友陳憶綺作;後兩句,蕭敏雄老師續作。
[3]𤆬,國語注音讀ㄑㄩˇ(取),台語發音Tra,意為「帶」。𤆬治,台語是希望在她之後,能帶來弟弟的出生。楊𤆬治嫁給吳鴻麒(吳伯雄的大伯),1947年遭受二二八事件之難。施素筠,父親是辜家總經理,三高女畢業,嫁給基隆礦業聞名的顏家,開明的大姑顏梅(台北一高女畢業),嫁鹿港丁家,大舅陳哲的外孫女是連勝文妻子蔡依珊。也參考蔣理容,〈中壢吳氏家族〉,民報文化,2015.7.3。https://tw.news.yahoo.com/-113142785.html
[4] 當年順口溜「太平公、蓬萊嬤」,大稻埕延平北路二段對街的兩所小學,日治時今太平國小收男生,蓬萊國小收女生,光復後男女皆收。
[5] 一刀裁剪法,正式名稱為 「單接縫剪裁」,獲美國、臺灣及中國的專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