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27(週三)第七天:阿斯旺
阿斯旺(Aswan),市場的意思,是古埃及最南端的貿易城市,當年的非洲碼頭。現在仍扮演重要的轉運角色。出口:椰棗、酸梅湯(洛神花),進口:木頭,製造法老時代的風帆。為了建阿斯旺水壩,讓努比亞村沉落湖底,他們只好遷移到康孟波神殿附近,或阿斯旺的尼羅河兩岸。
早餐與街景
快樂的廚師,讓每個人吃飯心情特佳,美雲用body language 與他對談對跳了四天
對任何照相,絕對配合,邊唱邊跳,人生就該如此﹗
臨行前,留下一張船艙位置圖,我們四天的駐防
晨光中,埃及仍在沈睡
天邊的雲腳長了毛,琦君說:可能有颱風,但這該中國的氣候常識吧!埃及不適用。
雲,輕如棉絮;天,藍得自由...
未完成方尖碑:,
目前全埃及只剩下4座方尖碑,一部分遺失,一部份當禮品送出國,這算第5座的橫躺方尖碑,未完成的遺留在採石場裡,與石塊們作伴。灰撲撲的躺了幾千年。
就地取材,導遊拿著石頭解釋方尖碑的造型和意義
進入採石場(有人誤聽為:菜市場,像吧!)
巨大的石塊,訴說著開採的艱辛,也讓年歲長了腳
從採石場遠跳對面埃及的市容,仍是一片黃,點綴著幾棵綠樹
看完,門口小憩一下,聊聊天,展市一下戰利品。
小販鑽進任何可以營生處。第一家雙面地圖開價5美金,殺到2美金,最後成交,因為走到後面,居然10美金單面,
這不符合國內越走越便宜的邏輯
聊什麼,不記得了,被拍到,也渾然不知,這就叫自然!
費萊(飛來)神殿:
建於亞歷山大時(-332)。1960年代淹沒在水,阿斯旺舊壩的閘門開時,神殿才出現,一年只能見到3個月。新壩完成後,將2000個石塊遷移到今天的費萊島,此地留有一塊法老時代的石塊,為了避開它,使得重建後的門歪了,所以從入口處看不見聖壇。門口右邊,重建時神殿供奉著Sarapis[1]是希臘化時代埃及神與希臘神的合體。這是托勒密籠絡埃及人的政策,因為埃及人信仰太陽神,於是將希臘雕像阿波羅神(希臘人的太陽神),配上在埃及受歡迎的牛神(Apis),稱為Aser-hapi (也就是 Osiris-Apis),演變成Sarapis。此神在埃及目前只有兩處,一在孟斐斯,一在亞歷山大。羅馬時代584年是對此神最後的祭祀。
此殿依然有完整的組合:塔門→方尖碑→大柱廳→神龕。塔門已經淹沒在尼羅河水中,柱頭是荷花、蓮花和紙莎草的綜合體,也是希臘羅馬和埃及的融合。還出現十字架,說明基督徒曾藉此避難。
The Hellenistic-Egyptian god Serapis and his attributes
圖出處:(http://en.wikipedia.org/wiki/Serapis)
船上見飛鳥捲起水波,苔伊練就一身本事~捕捉瞬間的美!
大批船隻掩映處就是費萊神殿。
聆聽,是一種幸福
巨石拍岸,捲起千堆
從納塞湖中拯救出來,放到費萊島,稱為費萊神殿
納塞湖上的行船,已經搭過幾種船,算不清了
上岸,向女神致敬
橋,接得很特別,也簡單
回望來時路
席地而坐,就是這麼理所當然,悠閒在我,何必為人!隨處可以跪地祈禱,怎需淨土,自在心中。
市集在你腳下
祭祀美麗女神 Isis,所以典雅
即使是希臘化時代,石塊依然被挪用,從湖中拯救,也就原樣再現。
已經有柱廊,可見羊神 道已經不見。
柱頭乾淨,極簡風
左一:上埃及蓮花,左二:下埃及紙莎草,一般重要。
希臘的科林斯柱頭(莨苕葉)+埃及女神像=希臘化
歷史,就是這麼動人!時間距離,創造了想像空間。
湖中的幾根柱子,就是沈入水底的過去,搶救的不過是少數。
托勒密一世,徹底執行了亞歷山大的文化融合政策,希臘人當埃及法老,就該忠於原味。但何妨加一些家鄉熟悉的味道。
回看阿斯旺新壩,帶來電力、生機與商機,但也隱藏危機
從門口到內殿,層次分明,在側邊鏡頭下,彷彿層層下降
是中國廟宇殿堂的逆向。
繁花簇簇,苔伊的慧眼和靈性。
阿斯旺(住宮殿的人)水壩:
1938年英國統治期間,修了舊壩,高61公尺,但水位高漲,加到91公尺已無法再加。1947年想重建新壩,但1948第一次以阿戰爭,延至1952埃及共和國成立才修。但因為埃及不承認以色列,失去奧援,加上1955蘇伊士危機,英法以準備攻打埃及,最後蘇聯出面援助,1964年修成新壩,世界銀行受美國影響拒絕貸款(1949埃及是第三個承認中共的國家,屬於蘇聯集團盟友),只好以蘇伊士運河的收益支應。1965-67第三次以阿戰爭,20萬埃及人被殺時,仍有3萬多人繼續修建。
用功的Bakr從水利局得來的資料:此水壩長500公里,高50公尺,水量5000億噸,相當於16個金字塔的重量,水壩造成的納塞湖則每年蒸發的水量是5萬噸。12個發電機,2000年以前的是蘇聯製,以後則是德製。每一發電機,7個月製造1000億電力(供給上埃及),是埃及風力發電(供給下埃及)的10倍。水庫可以防洪、灌溉、發電,這是正面價值;但從烏干達氾濫南下的沃土被阻擋,更讓水庫積沙,簡短壽命,2002年科威特出資挖起水壩後的泥土,成為他處的天然肥料。人改變了自然,只好自己承擔一切修補,只是不知反撲在何時?
納塞湖是定時炸彈,若敵人有意炸毀,則淹沒埃及到希臘,所以軍隊嚴密監控著。連我們出遊都是大隊警察與警車「護送」。此水庫還淹沒了許多古蹟(遷移之一即為費萊神殿),淹沒了整個努比亞村落,古蹟遷移動員多國資金,不知遷移村民,用了多少費用?
即將進入阿斯旺(又譯:亞斯文)水壩
是水壩的水氣,讓樹可以這麼綠、這麼密?埃及少見。
奔騰的洩洪,展現阿斯旺高壩的氣勢。
水壩上的道路,沒有一絲黃沙。
遠方的村落,仰賴灌溉的農民正在工作?
水壩傾洩的水邊,有些綠意。
提防邊,一片公園綠地,在埃及綠地意味著綠洲。
綠樹開闊的美
阿斯旺水壩的圖示:納塞湖與水壩的關係
這裡寫著:高壩的高111m,最長處3830m,最短處980m,寬40m...
前方一輛以美麗女神 Isis命名的遊覽車,等著遊壩的旅客。
香精製作
香精不同於香水,後者是90%的酒+10%的香精製作出來。香精的使用,如Sweet Desert使用3滴,若女性,則額頭表示愛,左邊表示生命,右邊為幸福;若男性,則是倒三角形,增強性能力。
稍
放出熊熊火光,溶解玻璃
趁熱吹出你想要的造型
美麗的杯皿,精緻手藝的獨一無二。
苔伊的取景,照顧大局面。
原來不像威尼斯可以買器具,是買香精,附送美麗的玻璃瓶,我想買櫝還珠呢!
用每一根指頭,試每一種香味,以免混淆。
終於有婦女拋頭露面了,畢竟香精是女性較多世界,沒有她們,就不能瞭解她們。
帶回一鏡框的彩玻,墜入鏡子夢遊的世界,是愛麗斯?還是鏡中紙牌的國王與王后?
美女願意,也可以拍照,令我驚訝。
午餐小島努比亞餐
搭船到一座小島上品嚐努比亞風味餐,精緻的美食,加上右望尼羅河支流的水,神仙不過如此!
尼羅河小支流上的纍纍怪石~目標小島上的努比亞風味餐
努比亞餐廳的碼頭
吃飯得先搭船
在小支流上流轉
努比亞小孩~捲髮下有著純真羞澀的笑靨。
上了階梯,餐廳在望
螳螂在前捕捉鏡頭,黃雀在後盡覽
蔬菜酸酸甜甜的,很入味。
沾醬上一抹咖啡,畫龍點睛;涼拌在一旁納涼。
主食以我們的眼光看來,是中西合併。
這道蕃茄滷牛肉經典:味道濃郁,燙口已無須介意。
酒店梳洗
領隊貼心,擔心大家一個晚上在火車上無法洗澡,所以到一家位於阿斯旺的酒店:Nabry Marliaba Hotel花2個小時大家輪流沐浴,但因為電熱水器,必須等待,每房有4人,第一人洗到一半,聽到驚叫聲,原因是肥皂已經抹上,熱水突然變冷,必須等到整桶燒好,才能繼續。真是慘哪!建議,行程中,不需花這趟錢!
提早的晚餐:阿斯旺的Saladin(薩拉丁)餐廳
又擔心火車上的晚餐不夠,搭車前提早吃晚餐,偏偏今天午餐2點多才吃了美味的努比亞餐,哪裡吃得下,打包到火車上,發現火車的餐點也吃不完。所以,其實此頓也可省;也有人建議:應該先吃中餐,在去香精店,但我猜:應該是順路,也是商機。
尚未到薩拉丁城堡,已到薩拉丁餐廳用餐。
提早的晚餐,盛情已無法承載。
火車阿斯旺到吉薩
這是一列專門給觀光客搭乘的火車,所以只到開羅附近的吉薩,避免與埃及一般日常上班者擠成一團,也方便管理外來者,這個策略不錯。從來沒有睡在火車上,在走道上招呼鄰居,也緊縮肚皮讓路,到各「大」房間串門子,如看《東方特快車謀殺案》般興奮!房間乍看好小,擠了2個人,不得轉身,但床放下來後,舒適的上下大床,加上搖晃的車程,好像搖籃,我如嬰兒般睡著。清晨起來,窗邊見到上班上學的人們,飛快閃過,退休的幸福感襲來!
早晚有咖啡,但僅限一杯,切記!第二杯是服務生的外快。本車廂的服務生很愛唱歌,愛聊天,愛節奏,但也愛錢!問巴克共有幾站,他說26站,並叮嚀若看到軍用火車,不得向外拍照。何時會到?他說不一定,這就是埃及的時間!
剛上火車,眾人興奮,全站在走道裡互望。導遊不在此車廂,但確定後才離開。
東方特快車,但與謀殺無關,而是開心之旅。
吉薩到了。
到達吉薩火車站,有神廟重生味道。
左上角有眼鏡蛇神,由展開的雙翼可知扁成了神明。
一樣美麗的大眼睛,真情至性的笑容,洋溢在埃及男孩與台灣姑娘的臉上。
對照上一張笑容滿面的埃及男孩,這一張的埃及女孩則是睜著無辜的大眼,幽幽訴說傳統給她的束縛。
這是政府在公開場所的廣告:請大家不要傷害小女孩,不要再繼續進行傳統對女性割除陰蒂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