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良牧良醫世家 

    溫柔婉約、低調優雅的高喜香老師(1942-2020),養成的背景是擁有良牧良醫的台南望族。他說,兩人初識時並不知,否則真不敢高攀!第三代的高俊明(堂叔)牧師[1]回憶:1864年高長28歲單身來台,至今高家興旺,子孫千餘,曾於1913年在太平境教會、1926年在台南神學校(以上日治,第二代為主)1959年在台南高外科、1969年在台南光華女中(以上國府,第三代為主,此次蕭高兩位連袂前往)共舉行過四次全家族性聚會。其中光華女中這場最盛大,將近300人,各人胸前必須配戴名牌,以辨識房別和關係。中午「辦桌」,下午舉行運動會,有賽跑、趣味競賽和球類比賽;晚上在大禮堂有音樂會和同樂會。高長的身高都留給了後代,基因優秀,多是體育健將,也是音樂家或鑑賞家。如堂姊高天香初二時代表參加台灣省運動會,166公分的高老師是台南市中學運動會的跳高選手,五叔高聰明是南一中足球校隊、四叔公高再祝的長子高耀東是全日本乒乓球賽冠軍,表妹黃美幸是南女壘球校隊捕手。1985年高俊明出獄的那一天,家族迎接會後,共同決定重現昔日聚會,於每年農曆春節再度開始;到1993年則改為新曆年,那個大家都放假的日子,以「元旦家族大聚會」凝聚親緣,由男系輪流擔綱,至今仍存。參與的家族成員多到需要分開台南、台北兩地辦理,甚而租借學校場地才得以進行。「每年一月一日,浩浩蕩蕩、笑語晏晏的家族禮拜,正是對祖父高長的一生,做了美好的紀念。」高俊明說。

62教師組大隊接力,運動高手高喜香老師正在交棒.jpg

(圖62:教師組大隊接力,運動高手高喜香老師正在交棒。)

63高昭義,台南高長家族族譜,高俊明題字,1996.jpg

(圖63:高昭義,台南高長家族族譜,高俊明題字,1996。)

 

紛擾的教案時代

    第一代開台祖是曾祖父高長(1837-1912),同治年間,從泉州晉江永寧到台南,第二年(1865)在台南看西街親聆蘇格蘭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兼牧師的路旁聽道,成為最初受洗四位信徒之一。長老教會的傳教策略是,除了由母會派遣牧師或姑娘(台灣稱傳道師)到海外,更重要的是培養當地信徒,當時成立「信徒造就班」(傳道人養成班,今台南神學院前身),高長一生未受漢學教育,在此地研讀聖經、學唱聖歌,使用羅馬拼音的台語字(今稱白話字),成了長老教會在第一代台籍傳道人。

    教會得以進入安平和淡水,是隨著清末開放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條約而來,華人與洋教士在港口的教案不斷,台灣也不例外。教士臨終行膏油禮,被誤會為攝人魂魄;開刀,被謠傳為挖眼割肝;收養棄嬰,成了盜取紫河車(胎盤)的吃人邪教。馬雅各被迫從看西街遷移到打狗(今高雄)旗后;信徒也成了漢奸,跟著遭殃。1868年因為英商必麒麟的樟腦事件,[2]各地教案頻起,台灣民眾不滿洋人洋教,埤頭(鳳山新城)也有教難。高長也因為傳教被誣告吃人,入縣獄虎頭監50天,由英國駐港領事交涉出獄,教會稱為「埤頭迫害事件」(1868.4.11)。清廷的筆錄上說高長「認罪」,馬雅各醫師給母會宣道會的報告寫道:讓我們知道,要教外人了解「罪」(sin),是何等的因難!」這是一場跨文化的誤會,中西方都在彼此探索中。

    高長傳教地點遍及南台灣的前山(西部)與後山(東部)1874年娶妻朱鶯, 1886年還與甘為霖牧師開啟澎湖傳教。奔波各地傳教時,五子三女相繼出世。《教會史話》記載,早期交通困難,地方不安。從烏牛欄遷移時,要「持械送行,挑著行李,小孩放在籃子裡,傳道娘(朱鶯)行路不便時才坐轎,而一連走7天才到府城。多年後(1891-92)要往後山(花蓮富里),路途更崎嶇遙遠,孩子多且年幼,不得不將家屬留住木柵。途經糞箕湖、浸水關,自帶一斗米,爬過大武山,露宿於山上,下了山往北前行到石雨傘經常半夜2點出門,叫醒子孫一起祈禱唱詩,帶著聖經和聖詩,若干糕餅和治百病的奎寧,行走於連綿的山地部落。一山接一山,好像永遠走不完。猛一張望,看見不遠處的樹枝上,懸著十幾個失去首級的屍體。」足見當年傳教的辛苦。妻子朱鶯,台南白水溪村(今白河)岩前洪雅族哆囉嘓社在派駐台南左鎮岡仔林時過世,得年43(1857-1899),高長要負起養育8個子女的重任。事母恭謹,據說月領5元,必寄2元回泉州。教友回憶,「講道甚為熱切,語句淺白易懂,勤於探訪,待人親切,盡忠事奉,頗受宣教師的器重」。勇往直前的傳教精神,則被譽為「火戰車」。對子孫說:「我沒有留下金銀財寶給你們,我所留給你們的產業,就是主耶穌,和一本聖經。

    因為教會的現代西式教育,高家從第二代開始,眾多子女與後代,各個優秀,男子多牧師、長老或醫師,如開台祖高長的五子有2位牧師-長子高金聲(收養堂親之子)、次子高篤行;3位醫師-三子高再得、四子高再祝、五子高再福。三個女兒中,長女高阿金自己就是長老教會第一屆女學生與台籍女教師,2位嫁醫師的是次女高秀圓、三女高秀理。高家女性不少知名音樂家,如留日鋼琴家第三代的高錦花(高家二房高篤行長女)、高慈美(高家四房高再祝次女)[3]和聲樂家高雅美(高家四房高再祝三女)。第四代高仁慈(高篤行五子高端立的長女)的夫婿蕭泰然,著名的浪漫主義音樂家,《一九四七序曲》、《嘸通嫌台灣》等管絃樂作品和藝術歌曲《點心擔》,都膾炙人口

    高家多和世家聯姻,如霧峰林獻堂的獨生女林關關,嫁給高天成(高家長房高金聲長子,高師大伯),任台大醫院院長多年,因為身後無子女,領養姪子高昭義(高永寧三子)和姪女高一香(高上榮四女,高師小妹)。大稻埕李春生家的曾長孫李超然娶高慈美;台南固園黃溪泉的長子黃天縱娶高雅美(高再祝三女)。文化協會的核心人物蔡培火,獨子蔡敬仁娶高再得八女高興華,是高俊明的表姑丈。高長的教誨是:「兄弟姊妹要相親相愛、相互幫助。做醫師的應該幫助做牧師的家庭。」所以當牧師的長房高金聲和二房高篤行的孩子們(第三代),都得到叔叔們的贊助。如高金聲的長子高天成由三叔高再得贊助、次子高永寧由四叔高再祝贊助、三子高太平與高篤行四子高端模由五叔高再福贊助,以上都是赴日習醫的男性。二房長女高錦花,則由三叔高再得贊助,赴日學習音樂。蔡培火也是高家子弟在日本就讀的監護人,當時擔任東京「味仙餐廳」1938年由高家投資,委託蔡培火為經理,成為留日族人聚會據點或婚宴場所。1944年二戰末期,因物資缺乏,結束營業。

    1934年台中清水街長楊肇嘉,就讀早稻田大學,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在林獻堂(大伯高天成的岳父)力邀下,1930年回台主持「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當19354月台灣中部發生「屯子腳大地震」(見許多中部廟宇的重修碑記上)時,楊肇嘉組成「鄉土音樂訪問團」,由高家姻親蔡培火率團,為震災巡演了31場。高家參與者,有高錦花、高慈美的鋼琴演出;國府以後的「台灣省文化協進會」堂姊妹又繼續聯袂演出。東京帝大音樂科畢業的高慈美,後來成為師大音樂系教授,也經常是音樂會的評審,長住大稻埕李春生的長孫樓;晚年為仁濟院董事,熱心公益。她的好友施素筠,正是高喜香進入實踐家專時的科主任,中研院台史所口述專訪,2014年為她出版了一本回憶錄~《一輩子針線、一甲子教學-施素筠女士訪問紀錄》。

    高老師的祖父是第二代長子高鐵(1873-1961),字金聲,生於清末,讀台南神學院時期,已經回母校「長老教中學 (今長榮中學)任教,日本時代受巴克禮牧師栽培,公費到福州英華書院[4]深造,此時開始以字行,之後成為神學院教師18年,擔任台南太平境教會首位專任牧師,協助巴克禮牧師在廈門翻譯白話字台語聖經;巧的是,孫女婿蕭敏雄也是聖經愛好者。二戰後在局勢紛亂時,成立「光復印書局」,獨力重刊《台灣教會公報》[5],讓這份公報繼續撐持。公報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創立於清法越南戰爭之際(台灣稱西仔反),正是戰爭期間洋人遭受百姓威脅而風聲鶴唳。高金聲3年後無條件交還長老教會的南部大會,晚年擔任大議長、董事長,享年88歲。教會體系下的升學管道,是很早與西方社會接觸的一群人,英文好、觀念新,是教友們的特色。

    高金聲1901年娶教友苗栗三堡鯉魚潭巴宰族女子潘筱玉(1878-1944)[6],父親潘鳴和是高長在馬雅各時代最初傳道的14位同學之一,屬於岸裡九社的歧仔社。兩人的婚禮後隔天的歸寧,是聖誕節做禮拜,也是巴宰族的新年(農曆1115),他們過了一個融合族群特色的新婚假期。潘筱玉在1887年進入英國牧師李庥[7]募款、夫人和女宣教師等人努力下創辦的「長老教女學」(今長榮女中),是第一屆18名學生之一,高長與朱鶯的長女高阿金也在其中。當時入學條件如下:

  1. 凡要來就讀的女子,至少8歲。
  2. 女學備有床鋪、蚊帳、被枕及各種設備,供學生住宿使用;學生只要帶來自己要用的衣服就好。
  3. 每人每半年須繳付伙食費2圓。
  4. 學科有白話字[8]、寫字、算數、女紅(如做衣服、縫製襪)
    最要緊的是讀聖經,盼望學生從小就得聖靈感化。
  5. 校方會僱人來煮飯及做較粗重工作,但學生要樂意動手做其他較輕的工作。
  6. 在校裡須用的書冊、簿紙、筆墨等,校方都有準備。
  7. 要來就讀的女子就是不得纏足,凡已纏足者,必須先將它解開。[9]

學費是男子讀的「長老教中學校」(今長榮中學)的一半,當年潘筱玉10歲,女子正式受學校教育為頭一遭,她們走在時代的前端。1885(光緒11)清法越南戰爭尾聲,長老教中學成立(比女學早2),課程有聖經、白話字(羅馬字拼音台語)、唐人字(漢字)、寫字、地理、各國史、算術、天文等。

    日本時代課程除了日語,還有地理、理家(家事課)、生理學、體育、數學、家庭衛生及育兒法等,高年級增加天文學課程;在漢文內容上,低年級到高年級細分為三字經、四字經、詩經和漢譯聖經等。也很重視健康和營養,台南人說:「吃到長女水,不肥也要美」,因為漢醫長女侯青蓮(1890-)(高俊明母親)回憶讀長女時,「學生必須嚴守十條校規,輪流參與炊事,兩人一組整理內務:每年繳付四圓,包括每日三餐,每餐四菜一湯:學生自己做衣服、鞋子,清掃環境,而不得隨便買零 食吃……」她又說,在這種環境訓練之下,學生個個健康可愛。

    在那個信仰洋教艱困的年代,平埔族既沒有漢人文化的傳統包袱,也不纏足,通常是比較早進入教會的一群人。潘筱玉[10]因為成績優異,留母校擔任教師也佈道,日本時代還成立「南部女宣道會」和「傳道師娘會」。與台南神學院教師高金聲的婚姻,雖未經教會和父母同意的波折,終於有志竟成。婚後養育一堆子女的潘筱玉,勤儉持家,在台中傳教時,嫌芒果太貴沒買,說:「那麼貴,吃欲(beh)做皇帝」。神學博士的孫女高天香(高師堂姊)也回憶:「祖父母生活極簡樸,守己嚴謹,處事有原則;對我們的態度是,嚴中有慈,慈中有嚴,嚴而不苛,慈而不縱。」祖父母的美德,也在高老師身上見到。

    高金聲有篇鼓勵神學院學生的文章〈學天道者宜求良朋〉,提到賢內助說,「我曾識一友,其為人也忠實,只知讀書,牧會無能,預料傳教,勢必失敗,然彼無論適何方,而民心向之者眾矣,察其所以,始知其身邊有人助之,是乃女丈夫也。青年時追隨新樓女教師,巡家播道、看護病人、教育兒童,訓練多年,此良朋也者,我友選也。」高金聲假借友人之名,說自己只知讀書,令人莞爾!跟孫女婿蕭敏雄所寫的一篇英文,竟是不約而同的自嘲!蕭老師的篇名為〈嗜書人妻子的獨白〉(The Monologue of a Bibliophile’s Wife),童心未泯的他,仿照妻子的口氣,文中寫道:「他又在讀書了,沒事總是把自己埋在書堆裡,即使不在捧讀,也靜默良久。書彷彿是他的避風港,當被所愛的書如鎧甲般包圍時,感到特別安全。我相信他寧願和書結婚,而不是我。我多麼忌妒懷恨這些書!它們的出現讓我惱火。 我的譯筆很差,請務必看原文,其中的戲謔用詞,絕對讓你捧腹!此精彩小品發表在南女青年,他不知道哪一期刊出?因為都是她影印珍藏的。

     高師祖父高金聲有六男一女,長子高天成,東京帝大醫學博士,臺大醫院院長,外科手術精湛,有「高一刀」之稱,曾為胡適開刀,成為好友,1959年胡適贈小詩給天成先生:「割去了一個十年的粉瘤,我認識了一位難得的朋友,更敬重他待人的仁厚。」抱病為台大醫院爭取獎學金,遺願則是「捐贈內臟給台大醫院」,有助「肺心症」的治療。台大為之成立基金會、獎學金和圖書館。妻子林關關是林獻堂獨生女。在楊肇嘉組團為地震募款的巡迴音樂會裡,除了高家堂姊妹的鋼琴演奏外,江文也負責聲樂,高天成則擔任曲目解說,一如高家人一樣多才多藝。次子高永寧,台南州新化郡玉井的永寧醫院內科醫師,後來任職新店衛生所主任,娶林茂生堂妹林秀美。三子高太平(醫專病逝)、四子高上榮(日本東京醫學專門學校,台南高外科)、五子高聰明(日本昭和醫學專門學校,台南高外科)和六子高太興。高家認為家中至少有一人必須奉獻給上帝,於是幼子高太興就讀台南神學院,可惜在校時病逝。 1950年代台灣西南沿海發生嚴重的烏腳病,高上榮和高聰明兩兄弟曾聯名發表〈特發性脫疽〉於醫學雜誌上,也一起開「高外科」行醫。高聰明音樂天分高,聲樂鋼琴都專業,曾到馬尼拉演出;1961年創辦台南3B管弦樂團,巡迴全台。

64高喜香老師的父親,穿白袍的高上榮醫師、生母伊東奈美,抱著大姊高美香,一旁站著的是哥哥.jpg

(圖64:高喜香老師的父親,穿白袍的高上榮醫師、生母伊東奈美,抱著大姊高美香,一旁站著的是哥哥。)

    四子高上榮(1912-1973)就是高老師的父親,醫學校畢業後,在日本當實習醫生時,認識新潟縣武士後裔之女伊東奈美(1915-1945),即她的生母,可惜30歲生病早逝於玉井,戰爭時期的高上榮正調在部隊服軍醫役,由朋友幫忙收葬,客死異鄉,不勝唏噓!高老師則由繼母坂井靜枝(1914-2007)扶養長大,是長崎第二代日本移民,就是所謂的「灣生」,沒回過日本,台北商業學校畢業。只會說日語,因此高師從小說日語,不會說台語,直到上小學,才請家教專門教國語,這是個跨越不同政權的經歷。同父異母的妹妹高清香回憶,「家母視如己出喜香姊小時候體弱多病,家母全心照顧。因為到入學年齢還聽不懂國語,只懂得日語,趕快請家教協助。喜香姊個性溫和,不知如何與人吵架,只是偶而有些堅持。她有家母的影子-賢妻良母型,深深感謝她在我移居紐西蘭10年期間,代為照顧家母。」照顧繼母這事,次女嬿婷也回憶:她和夫婿到府連路老家探望外婆,但她說日語,要小嬿翻譯給其夫婿聽,兩人都聽不懂,有點不知所措!繼母享年93歲,與高上榮、伊東奈美合葬於台南市基督教會墓園。高上榮共有二男四女,很疼女兒,清香說:「父親對我們的要求除了要讀好書外,就是星期日要上教會,延續祖父母的期望。」會親自為女兒們蓋被。在高雄茄萣農會衛生所行醫時,投資漁船,常有新鮮美味的魚貨送到蕭家,高老師又轉送蕭家親友。愛屋及烏的岳父母也很疼女婿,繼岳母很會做菜,蕭師回憶:「身為女婿的我吃最多,知道我愛吃蝦,有次12條大草蝦一人獨享。岳父不但醫術高明,也會油畫,岳祖父過世後,岳父幫全家把守喪時穿的白衣,袖口上彩繪花樣,岳母親自繡彩線,成為別緻的尋常服。高家人多才多藝,父親叔伯輩很多橄欖球健將,岳父更能兼裁判。」又因為他懂日語,能與岳母溝通,贏得「桑」的敬稱。運動細胞也遺傳到高上榮的子女身上。大姊高美香是田徑高手、弟弟高大展是棒球好手。

65高喜香老師家人。左1高喜香老師、左2繼母坂井靜枝抱著弟弟、左4大妹高美香、左5大姊高美香。.jpg

(圖65:高喜香老師家人。左1高喜香老師、左2繼母坂井靜枝抱著弟弟、左4大妹高清香、左5大姊高美香。)

    高家從清代的「唐山公、平埔媽」擔任傳道人和教師,到日本時期的「台灣醫生、日本武士女」從事濟世救人的工作,再到國府的台南女中教師,誨人不倦,也是家教的美好傳承。

下一篇~14緣定三生

[1]高俊明牧師(1929-2019),傳教原住民,長老教會三次國是聲明的總幹事,因美麗島事件協助施明德案,入獄4(1981-1984)

[2] 樟腦事件(戰爭、糾紛),清廷將樟腦改為官辦後,與英商的衝突,導致英軍砲轟並佔領安平,簽屬樟腦條約,英商得到專賣權。必麒麟在《歷險福爾摩沙》一書裡,控訴清朝官員的貪污和濫捕,一貫當時西方人對漢原地看法,漢人如海盜般奸詐,原住民純樸易受騙。

[3] 高慈美,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還專訪為她製作了一本圖像史料選輯。張隆志、郭月如、吳叡人、連憲升、王昭文、嚴婉玲. 《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 臺灣: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8-12-01. https://share.readmoo.com/book/548075

[4]此福州英華書院,不是馬禮遜創辦於馬六甲,後遷往香港頗負盛名的英華書院。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蘇格蘭人,最早到中國的基督新教傳教士,也是第一位翻譯中文聖經者。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6/ta12910.htm

[5] 《台灣教會公報》,台灣創設最久的刊物,從巴克禮牧師清光緒1885年創立《台灣府城公報》開始至今。教會傳承歐洲對於史料保存和書寫的重視,有非常完整的紙本和網路資料https://issuu.com/801903

[6] 潘筱玉,乳名阿金,父親名-潘鳴和踏彼里(潘鳴和),母親名-潘貓蠟干都蘭(陳文里),全族漢姓都是「潘」。http://gospel.pct.org.tw/AssociatorMagazine.aspx?strTID=4&strISID=447&strMAGID=M2020042904866

[7] 李庥牧師(Hugh Ritchie1840-1879)1867來台協助馬雅各,創立女學,39歲因瘧疾復發而逝。

[8] 白話字,源自東南亞唐人和西歐傳教士合作的成果。設計出羅馬字書寫系統,被介紹到台灣及福建,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後,台灣逐漸變成白話字的重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8%A9%B1%E5%AD%97

[9] 台南長榮女中,關於長女/長女沿革/催生及創校,http://www.ckgsh.tn.edu.tw/files/13-1001-3849.php

[10]陳美玲,開創先河的婦女領袖 高潘筱玉〉,《女宣雜誌》,https://trd.culture.tw/home/zh-tw/people/1104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