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母系

他的母親娘家更是家世不凡。外曾祖父姓鄭,是名道士,教育下一代嚴謹,在物資貧瘠的年代,讀書認字用木炭寫在尺二磚(1尺2寸見方的磚板)上,擦掉可以不斷重寫。生下兒子取名鄭李再發,為何姓「鄭李」?有段曲折的過去。外曾祖母曾經反悔不願嫁給已經指腹為婚的瞎子,對方要求將來若有兒子,其中一個要姓「李」,才答應解除婚約。但後來生下獨子,只好姓「鄭李」。鄭李再發沒有忘記祖先的約定,陸續生了5個兒子,打算讓排行奇數者姓「鄭」、偶數者姓「李」。但日本政府不准如此,以免混淆親屬關係,所以只有次子姓「李」,以下孩子都姓鄭。在姓氏代表傳宗接代的華人社會,有加上官爵、縣邑、排行的「複姓」;報恩式的、或婚前說好各取父系或母系聯姓的「雙姓」也不少,這開始於元末明初,如「范姜」、「王李」、「張廖」、「張簡」、「鄭李」等。

外祖父鄭李再發,台灣總督府農業專門學校畢業(今台大農學院前身),在日治年代學歷頂尖,才能擔任最繁華的大橋區長(今大稻埕),市區的家就在今天熱鬧的迪化街上,靠近十連棟,另在士林美崙街置產、陽明山有橘子園。在國史館所藏「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發出的開採石油許可證」上見到鄭李再發的名號,是1917(大正6)參與的事業「東京日本石油株式會社」,在嘉義廳哆囉嘓(洪雅族)東下堡300萬坪的採礦許可,足見事業眼光與資金雄厚。[1]許可證的地址就是大加納堡大稻埕。蕭師回憶外祖父曾經為了買大姨的嫁妝,前往日本、經朝鮮、東北滿州、轉福州回台,以日本帝國發行的旅券,旅行日本帝國可抵達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帶回一套日本發行的北平風景明信片,成為他的珍藏;另一套是蘇州風景,已經捐給母校台南一中史地館。國府後,又經營醬料生意,擔任台灣省省商業聯合會醬類小組主委,於1953年還為全省同業向「台灣省臨時省議會」請願:「為請配美援黃豆,案懸未決,因迫於全省會員間事實之需要,懇賜主持公道,據情轉電美援會,請予按月撥配以利民生案,送請省政府轉請美援會考慮。[2]

57鄭李再發日本時代採石油許可證。數位物件-鑛業(石炭採掘)(鄭李再發外二名)_00002693002,文化部國家記憶庫.jpg

(57鄭李再發日本時代的採石油許可證。數位物件-鑛業(石炭採掘)(鄭李再發外二名)_00002693002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00002693002&IndexCode=th)

58鄭李再發國府時代的醬料事業。臺灣省商業聯合會醬類小組主委鄭李再發請願為請配美援黃豆.jpg

(58:鄭李再發國府時代的醬料事業,〈臺灣省商業聯合會醬類小組主委鄭李再發請願為請配美援黃豆〉,典藏台灣,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41/81.html)

01萬壽山風景-清晏舫.jpg

(圖59-1:北京,萬壽山風景-清晏舫。)

02北京大市街.jpg

(圖59-21:北京大市街。)

03外公的北京明信片蕭敏雄藏.jpg

(圖59-3:外公的北京明信片,交由蕭敏雄珍藏,可見疼愛與信任。)

(圖59:蕭老師的外祖父鄭李再發從北京帶回的日本製作風景明信片。)

    鄭李再發娶士林農家女林查某,勤快又健康,直到90多歲仍親手洗衣。生下五子五女,各個學業優良,四個女兒中,有三位都是台北第三高女畢業(日治台灣人讀的最好中學),兒子媳婦和親友們多學歷高。除了三高女,還有靜修女中(文化協會成立大會處)、台北州立台北商業學校(日治最好的商業學校,今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前身)和日本早稻田大學;次子李榮輝,二戰時被派到南洋當翻譯,這是當時台灣籍民的重要派遣,到日本占領區,如中國或東南亞,有會說華語和日語的優勢。

    外祖父鄭李再發為人古道熱腸、講信重義,得知好友楊樹(也是企業家)喪子,把次女貴貞送給有奶無處餵養的辛苦產婦,於是跟著姓楊。養父母非常疼愛母親,直到要去廈門開農場時,才把需要進入三高女讀書的養女,送回大稻埕原生家庭就學。懷念養育的家人,母親每年暑假來回台灣與廈門間探望,直到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擔心海上安危、局勢詭譎才停止,之後養父母落腳日本經商。現代人生得少,特別寶貝孩子,覺得送人不可思議!何況大戶人家,並非養不起,這在清治和日治的當年則司空見慣。

    施素筠說,她的小妹送給同姓「施」者收養,她的大伯母、二伯母也都有女兒送人當養女:「養女是做女兒般送過去,童養媳是有對象嫁過去。做養女通常不會被苦毒(台語:虐待)欺侮,而且認養手續中,還包括要打金飾,製新衣裳,好像送嫁妝般,送到養父母家,相當慎重。母親婚後辭教職,在家專心處理家務。這是當時多數優秀女性的最終歸屬。

    台北三高女是台灣人讀的頂尖女中,不同於一、二、四高女為日本女子讀的學校,1922年日台共學後,三高女也有日籍學生,對台籍學生而言,就更難考入了。母親畢業後,進入坪林公學校任教,因此認識了長她一歲的蕭世榮老師。兩人交往一年後,論及婚嫁,婚後育有一子五女。母親是個浪漫的人,也愛寫和歌,在學時作品曾登校刊上;年邁時,還能教人日文。父親則是個實際的人,重然諾、守信用,答應的事一定負責到底。

    長子蕭敏雄(1937-),生於二戰爆發的日本統治時代,3歲時從汕頭回台灣。自認沒有繼續精進日語,殊為可惜!但愛看日本漢詩,也能寫英文俳句,曾以筆名「蕭知高」,英譯日僧釋月性的漢詩〈將東遊題壁〉,收藏在為翰林出版社編譯的《狄克生英文成語》中。[3]在「蕪園」長大,其間榕蔭映碧,小橋假山,讓出生成長居住遊憩於此的他,中學習詩後興起賦詩:「啼鶯一曲催春醒,漫步庭園宿鳥驚,婀娜綠條邀日影,娉婷紅菡風聲,露青小徑紆山仄...」目前的詩翁,自覺早年幻想多於實際,比較另一首近作「憶兒時蕪園」:假山缘水立仄徑小橋通,魚影遊浮藻,禽嚶蘊細風,盆栽榕盎盎,石罅草蓬蓬,間歇聞嬉笑,迷藏戲幼童。

60蕭敏雄英譯日本高僧釋月性的〈將東遊題壁〉.jpg

( 60:蕭敏雄英譯日本高僧釋月性的〈將東遊題壁〉 )

    13歲考上台南一中初中部,16歲考上南一中高中部,19歲進入台大哲學系,同時也考上國防醫學院,但愛好文學的他,在開明祖母的支持下,進了台大,之後轉系外文,繼續寫詩。在男生宿舍的寢室裡,與小一屆的中文系曾永義睡上下舖。蕭師曾經想留學法國,礙於獨子,父母在不遠遊,而作罷。也曾想讀中文研究所,奈何修課問題,會造成延畢,於是尋覓第一個教職於旗山農校,因此認識了一生的伴侶~同事高喜香老師,再現當年蕭家父母的校園戀情。

61蕭高兩位老師與旗山農校學生.jpg

(圖61:蕭高兩位老師與台南高商學生。)

    蕭家,祖父和外祖父儒商的跨國事業,培育了父母的高學歷,走過清代、日治和國府,在古典、西式和日式的博雅教育澆灌下,後繼有人。蕭老師讀書、藏書並寫詩,同時作育英才無數。一個家族,傳承了三個時代。

 

下一篇~13高家良牧良醫

 

[1]大正六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六十四卷殖產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506457IyPzPFl#b710

[2] 典藏台灣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7/41/81.html,原始資料在台灣省議會史料庫。

[3]漢文原作: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埋骨何期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出自豬口篤志編,《日本漢詩鑑賞辭典》,角川書店,1984年,P.2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單兆榮 的頭像
    單兆榮

    單兆榮(丹楓小筑)

    單兆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